[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噪音降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7649.8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2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聚德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F04D29/66;F01P5/06 |
代理公司: | 盐城创佳智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6 | 代理人: | 乔岳标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 风扇 噪音 降低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噪音降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结合冷却风扇的结构形状,建立基于冷却风扇的噪声性能、气动性能的仿真模型;S20、在步骤S10建立的仿真模型中,结合冷却风扇的叶片结构特征参数,构建冷却风扇叶片的参数化模型;S30、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步骤S20建立的参数化模型中内弦长、最大相对挠度和最大相对半径对风扇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S40、基于步骤S30的试验结果,对冷却风扇的叶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噪音降低方法,可以在保证冷却系统的工作负荷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噪声,提高乘客的坐车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噪音降低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的智能化、网络化,使得汽车零部件越来越完备,排气净化装置、空调、电子元器件等零部件的安装,导致前舱的布置更加复杂和紧凑,布置冷却系统的空间有限。同时,人们对动力性能的追求,使得发动机功率不断提高,增大了冷却系统的工作负荷,对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人们对动力性能的追求,使得发动机功率不断提高,增大了冷却系统的工作负荷,从而导致噪声的增大,影响乘客的坐车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噪音降低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噪音降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结合冷却风扇的结构形状,建立基于冷却风扇的噪声性能、气动性能的仿真模型;
S20、在步骤S10建立的仿真模型中,结合冷却风扇的叶片结构特征参数,构建冷却风扇叶片的参数化模型;
S30、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步骤S20建立的参数化模型中内弦长、最大相对挠度和最大相对半径对风扇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
S40、基于步骤S30的试验结果,对冷却风扇的叶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10中,在冷却风扇的进口外部布置压力计用以风扇压力,在冷却风扇的进口内部布置压力计用以测定其入口流量,在冷却风扇的轴端布置转速传感器用以测定风扇的转速,在冷却风扇的后端布置压力传感器用以测定风扇出口的静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基于步骤S20的试验结果,建立冷却风扇的噪声性能、气动性能的CFD仿真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20中,基于建立的CFD仿真模型,结合最大挠度相对位置、后缘几何出气角、最大相对挠度、前缘几何进气角和中弧线五个参量,以及最大半径相对位置、后缘半径、后缘楔形角、厚度曲线的总弧长、前缘半径、前缘楔形角、最大相对半径七个特征参数,选定中弧线上的点作为圆心,根据厚度弧长曲线方程求出圆心对应的半径,从而绘制出多个圆,这些圆的包络线即为平面叶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30中,采用噪声总声压级、标准风量为正交试验的评价指标,以内弦长、最大相对挠度和最大相对半径为控制变量进行正交试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基于正交试验数据,建立内弦长、最大相对挠度和最大相对半径与冷却风扇噪声值、标准风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模型,回归方程模型如公式(1)所示,
其中,β0、βi1、βii2、βiii2分别为回归方程的常数项、一次项系数、二次项系数、平方项系数,ε为误差项,xi、xj为正交试验结果代入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聚德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盐城聚德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7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液过滤器的过滤膜冲切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