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鸟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69149.8 申请日: 2021-12-21
公开(公告)号: CN114521557A 公开(公告)日: 2022-05-24
发明(设计)人: 任华;仇叶云;陈灵;于莉莉;沈耀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N37/44 分类号: A01N37/44;A01N35/02;A01N35/06;A01N31/04;A01N25/10;A01N25/34;A01P17/00;C08B37/16;E01C13/08
代理公司: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代理人: 要然
地址: 401120 重庆***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驱鸟缓释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驱鸟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驱鸟缓释剂包括缓释载体和包裹在缓释载体内的驱鸟活性成分,所述缓释载体为单异氰酸酯改性β‑环糊精。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仿真草坪,所述仿真草坪包括上述驱鸟缓释剂和塑性聚合物粒子,所述塑性聚合物粒子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本发明解决了驱鸟药剂存在时效时间短,大规模使用污染大,不美观的问题。本发明延缓了驱鸟活性成分的释放速度,延长了驱鸟活性成分的释放时间,释放时间达到4‑6个月,使得药物充分发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鸟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鸟击是飞机与飞鸟相撞的航空事故,是自飞机问世不久就出现的一种高层次的灾害。 自1912年在美国加州发生有记录的第一次鸟撞事故以来,鸟击已成为威胁航空安全的重 要因素之一,属于A级航空灾害。2019年,我国民航鸟击次数达到1992起,鸟击事故症 候占事故症候总数的45.57%。其中发生在机场责任区内950起,占总体鸟击起数的47.69%。每年民航飞机因鸟撞而毁坏发动机的直接损失就价值20多亿美元,由此造成的航班延误、取消、调机等间接损失更是直接损失的4-5倍。在众多鸟击事件中发现,只有1%的鸟撞飞机事故发生在距地面800米以上的空域;90%鸟击事件发生在300米以下的范围,70%发 生在60米以下,也就是鸟击飞机多发生在起降或起降前后的低空飞行阶段。因为飞机在 这个过程中速度变化太快,对鸟类来说,完全没有避让的可能。所以,作为飞机起降场所 的机场,鸟害防治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飞行安全保障工作。

目前我国民航和军用机场采用的驱鸟方法主要可分为四类,一是听觉驱鸟,包括定向 声波、煤气炮、超声波发生器、以及传统爆竹类,是目前各民航机场应用最为广泛的驱鸟 设备,但声音驱鸟的方法费工费力不安全,成本高,且鸟很快就会适应。二是视觉驱鸟,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激光器,目前国内外也有利用特定波长的蓝光驱鸟技术,在夜间对鸟类活动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此外,彩色风轮、假人、恐怖眼、反射风动标也是机场常用的视 觉驱鸟方式,激光驱鸟器等价格较为昂贵,也具有一定的使用限制,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三是物理驱鸟,包括拦鸟网、驱鸟刺、散弹枪等,但由于可能对鸟类造成直接伤害,并非 为机场所优先选择;四是生物化学驱鸟,包括生物驱鸟剂,驱鸟剂通过释放一种能够影响 鸟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清香气体,鸟雀闻后即会飞走,在其记忆期内不会再来,可有效驱赶, 且不会伤害鸟类。但目前使用的驱鸟剂存在时效时间短,随着使用时间增长,药效明显下 降,大规模使用污染大,不美观等问题;并且现有驱鸟剂无法面对恶劣的气候变化,比如 驱鸟剂在遭遇雨水冲刷后,其驱鸟效果会大大降低,甚至失效,雨后重施会加大驱鸟成本; 在夏季高温时,驱鸟剂的挥发速度加快,有效释放的气味浓度过高,会增大驱鸟成本、污 染环境。因此,急需一种长效、耐候性好且环境友好的驱鸟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鸟缓释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其解决了驱鸟药剂存在时效时间短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驱鸟缓释剂,包括缓释载体和包裹在缓释载体内的驱鸟活 性成分,所述缓释载体为单异氰酸酯改性β-环糊精。

进一步地,所述单异氰酸酯改性β-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β-环糊精溶于溶剂,搅拌,得到β-环糊精溶液;

S2:将单异氰酸酯加入β-环糊精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

S3:过滤、洗涤得到改性β-环糊精。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β-环糊精和溶剂的重量比为1:7.5-10;

和/或步骤S2中,β-环糊精和单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4:2-5,交联反应时间为4-6小时,交联反应温度为40℃-70℃。

优选地,所述单异氰酸酯包括乙基异氰酸酯、十二烷基单异氰酸酯、异丙基单异氰酸 酯、间甲苯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91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