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1512.X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印叶建筑软装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3/32;E04G5/12;E04G5/1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曹洪进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防护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底座、防护柱、固定防护杆、支撑柱、顶板、顶部防护组件、靠边防护组件、容纳箱、电箱和可调节防护门,通过设置的安全板、防护门杆、液压箱、液压缸、液压块和放置板的配合使用,方便对可调节防护门进行移动,方便人员在装置上的上下,在高空时,防护门杆与固定防护杆对人员进行保护,通过设置的缓冲板、承重板、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缓震弹簧和橡胶层的配合使用,对在高空作业时,防止因高空落物对施工人员和装置造成伤害,也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遮雨、遮阳和挡鸟类粪便,防止其影响工作人员心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防护,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建筑施工中往往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需要用到吊篮。
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机械,作用于幕墙安装,外墙清洗,悬挑机构架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利用提升机构驱动悬吊平台,通过钢丝绳沿建筑物或构筑物立面上下运行的施工设施,也是为操作人员设置的作业平台,传统的吊篮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的吊篮在施工人员上下时不方便,需要进行翻跨,在防护杆高度高时容易发生意外使施工人员受伤,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需要长时间悬在空中,在天气热的时候需要带水杯,但因吊篮上没有放置的位置,容易造成携带的物品掉落,既造成财产损失又对地面上的人造成危险,在吊蓝上升或降下的过程中容易因吊篮摇晃与墙壁碰撞,造成装置损坏,在高空工作时,因为工地施工工作多,易发生高空落物,因没有防护装置对高空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能够方便施工人员上下装置,方便工作人员对携带的物品进行放置,在装置升起或降下过程中与墙壁碰撞时进行防护,能够在高空有东西落下时对人员和装置进行保护。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装置,包括底座、防护柱、固定防护杆、支撑柱、顶板、顶部防护组件、靠边防护组件、容纳箱、电箱和可调节防护门,所述防护柱固定焊接在所述底座顶部,所述固定防护杆固定焊接在所述防护柱之间,所述支撑柱固定焊接在所述防护柱顶部,所述顶板固定焊接在所述支撑柱顶部,所述顶部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顶部,所述靠边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座一侧,所述容纳箱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防护柱一侧,所述电箱设置在所述底座另一侧,所述可调节防护门设置在所述防护柱之间、所述底座内部和所述容纳箱内部。
优选的,为了当从上方落下物体时对装置和人员进行保护,所述顶部防护组件包括缓冲板、承重板和缓震结构,所述承重板固定焊接在所述顶板顶部,所述缓震结构设置在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承重板之间。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落物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防护,所述缓震结构分为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缓震弹簧和橡胶层,所述缓冲板通过所述橡胶层安装在所述第一弹片顶部,所述第一弹片两侧通过所述橡胶层分别安装在所述承重板上和所述第二弹片上,所述第二弹片两侧安装在所述第一弹片底部,所述缓震弹簧熔接在所述第二弹片底部,所述橡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片和所述缓震弹簧底部。
优选的,为了在装置上升和降下与墙壁碰撞时对装置进行保护,所述靠边防护组件包括靠边弹簧和靠边板,所述靠边弹簧熔接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座一侧,所述靠边板熔接在所述靠边弹簧上。
优选的,为了方便可调节防护门的收放,所述容纳箱内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底座内开设有安装腔和调节槽,所述容纳槽和所述调节槽相通,所述防护柱上开设有通孔和安全槽,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相通,所述顶板两侧设置有贯穿块,所述贯穿块内开设有贯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印叶建筑软装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印叶建筑软装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1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