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移动5G基站对低压台区采集终端校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3788.1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2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葛玉磊;李斌;赵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鼎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G04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移动 基站 压台 采集 终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移动5G基站对低压台区采集终端校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移动5G基站时钟作为整个低压台区采集系统的时钟基准;步骤2:将采集终端作为被校时设备,设定时钟偏差阈值,通过通信模块与移动5G基站建立联系,并周期性向其获取时钟;步骤3:采集终端根据通信时长计算产生时钟补偿;步骤4:在加入时钟补偿后,采集终端判断自身时钟信息与移动5G时钟信息的差值,并判断该差值是否超所述的时钟偏差阈值范围,以校准采集终端的时钟信息。本发明针对现有采集终端复杂而繁琐的对时流程并且不适用于高频周期校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移动5G基站对低压台区采集终端校时的方法,无需安装新设备,使用其校时方法,能够快速且便捷的通过移动5G基站对采集终端进行校时,从而弥补了主站校时周期间采集终端时钟治理的技术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用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移动5G基站对低压台区采集终端校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低压台区配电网承担着电力网末端输送生活用电的关键智能,随着智能电网在低压配网领域的深入,准确的用电采集系统时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所有通信设备只有在准确的时钟的基础上,才能展开台区电表时钟治理、拓扑识别、线损准确计算、电能表失准监测等精益化管理功能,才能适应高密度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才能推进低压配电网的智能化。
目前低压台区用电采集系统中的时钟治理是由整个采集系统一级级对时而实现的。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基于HPLC载波的低压台区采集系统的对时方法”,其公开号CN113315546A,其公开日为2021.08.27。首先用电采集系统给采集终端对时,其次通过电力线载波抄表的采集终端的路由可周期请求采集终端时钟实现自身对时并进行校准,最后路由将时间信息同步给全网STA模块。
但是目前通过用电采集系统主站对终端校时,需要主站获取互联网时间,周期性下发报文主动召测终端时间,计算其中通信延时的时钟补偿,再下发给采集终端。对于周期间的时间出现误差则需要一种更加简单便捷的方式辅助进行时钟治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集终端在建立移动5G基站的联系后,可直接获取其时钟并对自身校时,方法较传统方式即主站主动对采集终端校时更为便捷简单,消耗资源更少。
本方法不涉及路由以及以下层级的校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采集终端复杂而繁琐的对时流程并且不适用于高频周期校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移动5G基站对低压台区采集终端校时的方法,无需安装新设备,使用其校时方法,能够快速且便捷的通过移动5G基站对采集终端进行校时,从而弥补了主站校时周期间采集终端时钟治理的技术空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移动5G基站对低压台区采集终端校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移动5G基站时钟作为整个低压台区采集系统的时钟基准;
步骤2:将采集终端作为被校时设备,设定时钟偏差阈值,通过通信模块与移动5G基站建立联系,并周期性向其获取时钟;
步骤3:采集终端根据通信时长计算产生时钟补偿;
步骤4:在加入时钟补偿后,采集终端判断自身时钟信息与移动5G时钟信息的差值,并判断该差值是否超所述的时钟偏差阈值范围,以校准采集终端的时钟信息。
本申请中,采集终端与移动5G基站时钟同步,5G基站时间源为GPS和北斗,因为全球GPS或BD时间信息相同(30万年只差1秒)进而实现时间同步显示功能。同时,对时过程中减少了用电采集系统主站的参与,消耗资源更少,过程更加简单快捷。此外,本申请在原采集终端与基站通信过程中增加时间的获取,无需安装新设备增加成本,极为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鼎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鼎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37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氯乙烯塑料糊交联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坑开挖后的水管道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