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4673.4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7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丛晟亦;朱磊;凌贤长;卢凡;龚英杰;陈宏伟;唐亮;邢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多功能 挡土墙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挡土墙技术领域。PC桩依次连接,相邻PC桩构成有加强桩的容置空间。施工方法如下:PC桩依次连接后放入施工槽并在连接处作止水条带;放置空间内置入加强桩后注入固化材料。作为地下结构侧壁的施工方法如下:通道两侧构筑挡土墙;开挖2m时在挡土墙上端设第一道横向支撑;开挖2/3时,在1/2深度处设第二道横向支撑;开挖规定深度时,施工底板并与PC桩连成整体;底板成型后拆除第一道横向支撑;PC桩位移变形完成后施工顶板;顶板完成后,拆除第二道横向支撑。本发明适应人口密度大、周边施工环境须严格控制的工况可作为地下结构的侧壁长期使用,不仅缩短工期,而且降低了建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挡土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人防工程配套要求提高,使得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地下商场、下沉式道路、地铁、地下通道等均需要进行明挖施工,这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土体开挖进行支护。在进行地下结构施工时,通常采用现浇式的临时支护,不仅占地面积广,而且工期长,延长了交通管制周期,同时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此外,临时建设成本占建设成本的一半以上,增加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多个PC桩以及多个加强桩;所述多个PC桩竖直并列依次连接,每个PC桩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型,且每相邻两个PC桩通过横向立板之间的接触进行连接,每个PC桩的凹槽与相邻的PC桩的凹槽围合构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加强桩。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挖掘施工槽;
S2:将多个PC桩依次置入施工槽内并紧密连接;
S3:在每相邻两个PC桩的连接处均施作止水条带;
S4:在每个放置空间内置入加强桩;
S5:向每个放置空间的加强桩的外侧注入固化材料形成完整的挡土墙。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挡土墙结构作为地下结构侧壁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地下结构通道的两侧分别构筑挡土墙;
S2:当地下结构通道开挖深度达到2m时,在每个挡土墙的上端架设第一道端部插有千斤顶的横向支撑;
S3:当地下结构通道开挖2/3深度时,在1/2深度处设置第二道端部插有千斤顶的横向支撑;
S4:当地下结构通道开挖至规定深度时,进行底板的混凝土施工,并将底板与PC桩连成整体;
S5:当底板成型后,拆除第一道端部插有千斤顶的横向支撑;
S6:当PC桩位移变形完成后,进行通道顶板施工;
S7:当通道顶板施工完成后,拆除第二道端部插有千斤顶的横向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适用于有支护加固要求的边坡或基坑工程,可以适应人口密度大、周边施工环境须严格控制的工况,特别是狭小场地内的立体交叉、下沉式道路、地下通道等工程中;
2.本发明不仅可作为支护加固结构,而且可作为地下结构的侧壁长期使用,不仅缩短工期,而且降低了建造成本;
3.本发明的加强桩和固化材料可以增强止水条带与PC桩之间的粘接强度,显著提升防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4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