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磁补偿作用的多元触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5101.8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4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岳鹏;陈红群;张晓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00 | 分类号: | H01H1/00;H01H1/06;H01H1/54;H01H1/58;H01H3/38;H01H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魏凤巍 |
地址: | 300392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高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磁 补偿 作用 多元 结构 | ||
1.一种具有电磁补偿作用的多元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上分别设置的触头组件(2)、输入端静触头组件(3)和负载端连接板(4),触头组件(2)通过拨杆(8)转动套接至底座上端,且触头组件(2)位于输入端静触头组件(3)和负载端连接板(4)的上方,输入端静触头组件(3)和负载端连接板(4)相互平行设置,触头组件(2)的一端通过软连接(5)固定连接至负载端连接板(4)的一端,触头组件(2)的另一端接触连接至输入端静触头组件(3)的上端,电流依次通过输入端静触头组件(3)、动触头组件(23)、软连接(5)和负载端连接板(4),输入端静触头组件(3)的上端设置静衔铁(6),触头组件(2)内部设置动衔铁(7),所述电流使静衔铁(6)和动衔铁(7)之间产生电磁吸力,且所述电磁吸力随所述电流的大小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补偿作用的多元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软连接(5)外围设有用于防护的绝缘板(9),且绝缘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至触头组件(2)的一端,且绝缘板(9)不干涉触头组件(2)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补偿作用的多元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触头组件(2)包括下壳(22)、上壳(21)、动触头(23)、第一转轴(24)、第二转轴(25)和翘板(27),下壳(22)的上端设有第一U形通槽,上壳(21)的下端设有第二U形通槽,且上壳(21)的下端固定连接至下壳(22)的上端,第一U形通槽、第二U形通槽对接形成矩形孔,拨杆(8)外围套接至矩形孔内,且拨杆(8)位移下壳(22)的一侧,下壳(22)中部设置翘板(27),动触头(2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软连接(5),动触头(23)的中部下侧搭接至翘板(27)的上端,动触头(23)的第二端接触连接至输入端静触头组件(3)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补偿作用的多元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触头组件(2)还包括第一转轴(24)和第二转轴(25),动触头(23)的数量是多个,两两动触头(23)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每个动触头(23)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通孔,动触头(23)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转轴(24)依次穿过每个第一通孔,第二转轴(25)依次穿过每个第二通孔,且第二转轴(25)的两端分别卡接至下壳(22)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补偿作用的多元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是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补偿作用的多元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触头组件(2)还包括多个弹簧(26),且弹簧(26)与动触头(23)一一对应,每个弹簧(26)的下端固定连接至动触头(23)的第二端,弹簧(26)的上端固定连接至上壳(21)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补偿作用的多元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动衔铁(7)的横截面是U形结构,动衔铁(7)的上端固定连接至上壳(21)的下端,每个动触头(23)的第二端均位于所述U形结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51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