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车辆外后视镜角度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5476.4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苗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乐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高科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车辆 后视镜 角度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调整车辆外后视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以车辆上任意一点作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标定车辆后视镜的后视镜中心轴向量V1;
所述后视镜中心轴向量V1为以后视镜的几何中心点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为起点朝向车辆后方建立的平行于车辆中线的向量;
获取驾驶员眼睛的视线向量V2,所述视线向量V2为后视镜的几何中心点到驾驶员眼睛的向量;
获取后视镜目标轴心向量V3,所述后视镜目标轴心向量V3为所述后视镜中心轴向量V1和所述视线向量V2的角平分线向量;
获取后视镜实际轴心向量V4,所述后视镜实际轴心向量V4为后视镜在调整前以后视镜的几何中心点为起点建立的垂直于后视镜反光面的垂直向量;
根据所述后视镜目标轴心向量V3调整后视镜的角度,以使所述后视镜实际轴心向量V4和所述后视镜目标轴心向量V3在方向上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车辆外后视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后视镜实际轴心向量V4具体为:
标定基准平面,所述基准平面为后视镜在各个方向上的初始旋转角度相对于初始状态为零时其表面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所在的平面;
获取后视镜调整前在各个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的实际旋转角度;
基于所述实际旋转角度确定当前状态下后视镜的表面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所在的实际平面;
基于所述实际平面,以后视镜的几何中心点为起点朝向车辆后方建立垂直于所述实际平面的垂直向量,所述垂直向量为后视镜实际轴心向量V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车辆外后视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驾驶员眼睛的视线向量V2具体为:
获取驾驶员的眼睛坐标值,所述眼睛坐标值为驾驶员在驾驶位时其眼睛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基于后视镜的几何中心点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和所述眼睛坐标值确定后视镜的几何中心点到驾驶员眼睛的视线向量V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车辆外后视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的几何中心点为后视镜在各个方向上共同的旋转轴心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车辆外后视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的几何中心点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可基于车辆的结构数据和所述三维坐标系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车辆外后视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后视镜实际轴心向量V4和所述后视镜目标轴心向量V3在方向上重叠时,获取当前状态下后视镜在各个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的旋转角度,该旋转角度为目标旋转角度;
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将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旋转角度关联;
启动车辆时,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将后视镜调整至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所述目标旋转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调整车辆外后视镜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后视镜实际轴心向量V4和所述后视镜目标轴心向量V3在方向上重叠时,获取当前状态下后视镜在各个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的目标旋转角度;
当手动调整了后视镜时,获取后视镜在所述目标旋转角度基础上的手动旋转角度;
基于所述手动旋转角度和所述目标旋转角度的和,确定后视镜的标准旋转角度;
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将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标准旋转角度关联;
启动车辆时,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将后视镜调整至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所述标准旋转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乐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乐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54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