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6381.4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1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于莅洋;于银国;严巧霞;童中军;储静静;杨洁;杨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瑞特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5/02 | 分类号: | C10B55/02;C10B57/08;C10B57/10;C02F11/14;C02F11/131;B01D45/06;B01D53/00;B01D53/04;B01D53/7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浦蓉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海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含油 热处理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包括油泥反应罐,所述油泥反应罐的进料口分别连接于原料输送斗以及药剂罐,所述油泥反应罐的出料口分别连接于尾气处理器以及油泥水分离器,所述油泥水分离器依次连接于热解碳化处理器、干物料收集器。本发明适用于含油固废处理,降低了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含油固废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在实施注聚采油的开发过程中,采出液中不断有聚合物返出,注聚液在地层运移的过程中,与油、水、固体颗粒等相互作用而形成黏度大、乳化程度高、稳定性强的油泥,相对于传统的含油污泥,其含有较多的聚合物及其他处理药剂,这些含聚油泥最终都集中在终端厂的污水处理罐中沉积,在油水分离的过程中出现沉积块、堵塞设备管道、污染过滤器等现象,造成原油资源浪费的同时给油泥及污水的达标处理带来难题。目前,油泥的处理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焚烧法、热解吸法、溶剂萃取法和生物处理技术等,但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包括油泥反应罐,所述油泥反应罐的进料口分别连接于原料输送斗以及药剂罐,所述油泥反应罐的出料口分别连接于尾气处理器以及油泥水分离器,所述油泥水分离器依次连接于热解碳化处理器、干物料收集器。
优选的,在上述的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中,所述尾气处理器中漂浮的油以及所述油泥水分离器的油层输送至同一旧油回收罐再利用。
优选的,在上述的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中,所述药剂罐中的药剂通过药剂输送泵按量输送至所述油泥反应罐。
优选的,在上述的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中,所述油泥反应罐与所述热解碳化处理器中反应产生的尾气分别通过引风机输送至所述尾气处理器。
优选的,在上述的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中,所述热解碳化处理器将含油污泥在微波加热下快速脱水,高温热解下成为干粉,随后输送至所述干物料收集器。
优选的,在上述的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中,所述油泥反应罐经油泥水输送泵连接至所述油泥水分离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
1、针对污油泥的特殊性,本装置特别研发一套多项分离装置,此装置设计有多层多级分离路径,将油水蒸汽、油烟气、恶臭气体、不凝性气体及带出来的细小粉尘进行汇集、冷却、分离及一级吸收,对蒸发出来的基础油进行冷却回收利用,为进一步固液分离提供条件;
2、本装置设有尾气吸收处理系统、药剂处理系统,对尾气进行多级处理,整个作业环境无烟、无尘、无味,使尾气达标有组织的排放;根据固体废弃物污染程度种类,可针对性的进行预处理,从而减少能耗与综合成本;
3、设备采用是全封闭系统缺氧热分解条件下产生的气量少,尤其有毒有害物质产生量少,减轻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自清洁式防结焦设计,有效了减轻了加热管道的结焦,减少清理维护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密封出灰的含油固废热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瑞特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瑞特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6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针对无源腔的多光学参量融合反馈调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