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聚合过程中尾气深度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8101.3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8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林枫;孙兴义;吴本虎;任进进;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20 | 分类号: | B01D50/20;B01D53/00;B01D53/04;B01D53/32;A61L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29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聚合 过程 尾气 深度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VC聚合过程中尾气深度处理系统,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泡沫捕集器、单体过滤器、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单体贮槽和不凝气处理部,所述泡沫捕集器的输入端连接PVC聚合釜的排气端,且泡沫捕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单体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通过等离子发生器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打开不凝气中苯、甲苯、二甲苯和烟气分子的化学能,使这些成分的分子链分解为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接着通过活性炭板配合麦饭石球组成的吸附板对不凝气除味,并通过螺旋导管螺旋输送经过紫外线灯杀菌,配合电极板对电解质电解反应,产生微酸性次氯酸消毒水,雾化后与不凝气混合消毒,保证不凝气洁净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聚合过程中尾气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工艺主要以乙烯氯化法和电石法为主。两种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除原料的净化和氯乙烯合成工艺不同之处,氯乙烯的分馏净化聚合工艺是相同的,在此过程中均会产生含有高浓度氯乙烯的分馏尾气产生,不论是采用石油法和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树脂,其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含有高浓度聚氯乙烯单体的分馏废气,氯乙烯单体为I级危险毒物,强致癌物质,如果采取的治理措施处理效率达不到要求,导致分馏废气的超标排放,对环境和人体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现有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治理含高浓度氯乙烯单体的分馏尾气,均采用活变温吸附的方法,从多年来的运行情况来看,这种方法对操作和管理水平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尾气处理后直接浪费,造成损失,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PVC聚合过程中尾气深度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PVC聚合过程中尾气深度处理系统,该PVC聚合过程中尾气深度处理系统通过气液分离器分离冷凝液和不凝气,通过单体贮槽储存分离后的冷凝液并将其循环回PVC聚合釜,方便回收利用,节约成本。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PVC聚合过程中尾气深度处理系统,包括泡沫捕集器、单体过滤器、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单体贮槽和不凝气处理部,所述泡沫捕集器的输入端连接PVC聚合釜的排气端,且泡沫捕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单体过滤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体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且一级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冷凝器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且气液分离器的液体输出端与所述单体贮槽连接,且单体贮槽的输出端连接PVC聚合釜的进料端;
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连接不凝气处理部,所述不凝气处理部包括处理仓、消毒仓和排空仓,且不凝气处理部用于对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不凝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泡沫捕集器用于分离PVC聚合釜所排尾气中的雾沫,所述单体过滤器用于对尾气过滤,所述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用于对尾气进行二次冷凝,将尾气冷凝成冷凝液。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分离冷凝液和不凝气,所述单体贮槽用于储存分离后的冷凝液并将其循环回PVC聚合釜。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处理仓的内部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有滤芯、等离子发生器、吸附室和杀菌室,所述处理仓上方的一侧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滤芯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用于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分解不凝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附室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进气口,且吸附室内部的上下端均设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由活性炭板配合麦饭石球组成,所述吸附室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加热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杀菌室内部的上下端均设有紫外线灯,且两组所述紫外线灯的外侧均绕设有螺旋导管,所述螺旋导管为透明管,且两组所述螺旋导管的输入端分别与吸附室一侧的上下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8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解钾解磷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视频分发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