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蚕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8198.8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6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储海;储彩霞;储兵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西县茧丰蚕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地址: | 24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蔟,为各横向件和各纵向件可拆卸式组装形成各个格子的网格状结构。蚕蔟由横向单元和纵向单元组成,横向单元包括各个横向件,纵向单元包括各个纵向件,横向件和纵向件分别为立状布置的条板件构成,横向件上间隔设置第一卡口,纵向件上设置第二卡口,横向件和纵向件通过第一、二卡口可拆卸式的拼接出网格状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可以在不需要借用摘茧机的前提下进行可靠快速的摘茧,并且摘茧的同时可以对蚕蔟上的浮丝进行清理,同时便于后续的消毒和储放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桑蚕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蔟。
背景技术
蚕蔟是用于熟蚕进行吐丝结茧的工具,传统蚕茧多由稻草构成,但是稻草构成的蚕蔟上易寄存杂菌,使得熟蚕容易染病病死,同时也会存在蚕茧容易粘附稻草叶,摘茧时存在稻草叶割手和容易粘附杂质的缺陷。现有采用固定结构的方框形的蚕蔟,方框上设置各个蚕茧大小的小格子用于熟蚕进行吐丝结茧,摘茧时通过自动摘茧机进行摘茧,摘茧机摘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通过阵列状的抵推头抵推各个格子,使得格子内的蚕茧从蚕蔟上脱落,另一种为采用阵列状的吸嘴对各个格子内的蚕茧进行吸附,从而将蚕茧从蚕蔟上进行移走。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蚕蔟不是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多次使用后会存在变形,因此无法保证抵推头和各个格子的可靠对应,特别是这种大数目的阵列状的对准,同时由于蚕茧通过蚕丝粘附在格子上,使用抵推头进行抵推蚕茧的脱落率不高,还需要人工辅助对未进行可靠脱离的蚕茧进行捡摘,而且存在大量的将蚕茧挤压使得蚕蛾挤出液体污染蚕茧的现象。对于第二种实施方式,由于蚕茧的大小不一致,并且不是一个圆形的球体,结茧的姿态也各不相同,因此采用吸附蚕茧的方式,成功率不足70%,后续还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捡摘。同时上述所用的摘茧机的设备成本高,难以广泛推广使用。同时,所用格子大小是与交大尺寸的蚕茧相匹配的,因此实际操作时,熟蚕在格子内的结茧率不高,存在很多在格子的拐角端面处结茧的情况。同时桑蚕养殖是季节性的,每一季桑蚕摘茧后需要对蚕蔟进行清理浮丝和消毒处理再进行储放,以保证下一季度使用需求,而这种固定结构的蚕蔟在进行清理浮丝和消毒处理操作时都比较复杂,而且蚕蔟变形和局部损坏后的维修也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蚕蔟,其可以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蚕蔟,其特征在于,为各横向件和各纵向件可拆卸式组装形成各个格子的网格状结构。
具体的方案为:蚕蔟由横向单元和纵向单元组成,横向单元包括各个横向件,纵向单元包括各个纵向件,横向件和纵向件分别为立状布置的条板件构成,横向件上间隔设置第一卡口,纵向件上设置第二卡口,横向件和纵向件通过第一、二卡口可拆卸式的拼接出网格状结构。
所述的条板件为竹质材料组成。
第一、二卡口的宽度均大于条板件的板厚。
横向单元还包括各横向件两端部设置的纵向条,竖向单元还包括各竖向件两端部设置的横向条,两纵向条和两横向条可拆卸式组成方形框体,各个横向件和竖向件可拆卸式安装在方框框体上并将方形框体的内部分隔成网格状结构。
纵向条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咬合口,横向条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咬合口,通过第一、二咬合口的装配使得纵向条和横向条拼接形成方形框体,横向条上间隔设置第一装配口,纵向条上间隔设置有第二装配口,横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装配条,竖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装配条,横向条和竖向件之间通过第一装配口和第一装配条进行可拆卸式的卡接装配,纵向条和横向件之间通过第二装配口和第二装配条进行可拆卸式的卡接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西县茧丰蚕桑专业合作社,未经岳西县茧丰蚕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8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部按摩器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核酸探针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