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渣口废渣一体化干湿处理设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8501.4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3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曹操;钱元弟;王新成;周昊;刘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30 | 分类号: | B09B3/30;B09B3/35;B09B5/00;B09B101/3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文香达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渣 废渣 一体化 干湿 处理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炉渣口废渣一体化干湿处理设备系统,涉及焚烧炉渣处理技术领域。该炉渣口废渣一体化干湿处理设备系统,包括滚筒筛选设备、锤式破碎设备、永磁滚筒磁选设备、强磁分选设备、涡电流分选设备、跳汰水洗分选设备。该炉渣口废渣一体化干湿处理设备系统,将减免原炉渣利用汽车拉至炉渣处理厂复杂的清理及筛选,可以减少土地使用面积(免于建设炉渣处理厂),相比以前的处置方式将增加炉渣处置效率,减少处置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及能源消耗,减少废渣中有色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废渣对原本直接排入渣池,对渣池混凝土结构腐蚀破坏,同时避免了炉渣在二次运输过程中散发来的恶臭及水体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焚烧炉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炉渣口废渣一体化干湿处理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据统计,2006年全世界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近2100座,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约1000座;总焚烧处理能力约为62.1万吨/日,年生活垃圾焚烧量约为1.65亿吨。
生活垃圾焚烧厂在我国的发展以及焚烧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颐,,清洁焚烧已成为垃圾焚烧技术发展的首选方向,新技术和新思维将进一步指导生活焚烧厂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但是焚烧后仍有20%-30%的炉渣残余,即每年将产生超过500万t的炉渣残余物。在现今国内外炉渣处理问题上,按照炉渣处置方式主要分为干处理和湿处理两大类,两大处理工艺均离不开炉渣处理厂的建设要求及设备场地要求,而本身垃圾焚烧发电工艺就是围绕土地、资源、环境而打造的一样新型产业,而按照目前炉渣处置工艺建立一个炉渣处理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要大量的土地资源。
焚烧炉渣是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伴生副产物,其产生量约为进厂垃圾量的20%,炉渣主要由陶瓷和砖石碎片、石头、玻璃、熔渣、铁和其他废旧金属及未燃尽可燃物组成。炉渣的化学成分与水泥混凝土工业中的硅质混和材料相似,矿物组成主要与建筑天然集料相似,因此具有良好的资源化潜力。
现有技术中,生活垃圾在进行焚烧以后产生的炉渣,不仅有着难闻的气味,而且直接进入到渣池中,通过拉渣进行二次拉渣运输,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仅容易出现对渣池结构以及车辆车厢体的腐蚀,而且极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炉渣水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以及对空气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炉渣口废渣一体化干湿处理设备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活垃圾在进行焚烧以后产生的炉渣,不仅有着难闻的气味,而且直接进入到渣池中,通过拉渣进行二次拉渣运输,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仅容易出现对渣池结构以及车辆车厢体的腐蚀,而且极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炉渣水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以及对空气的二次污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炉渣口废渣一体化干湿处理设备系统,包括滚筒筛选设备、锤式破碎设备、永磁滚筒磁选设备、强磁分选设备、涡电流分选设备、跳汰水洗分选设备;所述滚筒筛选设备进料口通过不锈钢管道与原炉渣出渣口进行连接,滚筒筛选设备右侧出料口与大件燃废料提取框进行连接,滚筒筛选设备下方筛料出口能过不锈钢连接管网与锤式破碎设备进料口进行连接,锤式破碎设备下方破碎料出口直接通过传送带经过上方的永磁滚筒磁选设备送至强磁分选设备,通过强磁滚筒分选后,从残料出口通过传送带转送至涡电流分选设备,分选后的残料通过残料口送入跳汰水洗分选设备,进行最后水洗分选。
一种炉渣口废渣一体化干湿处理设备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炉渣口废渣一体化干湿处理设备系统,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一、从炉渣出渣口排出的炉渣经过不锈钢管道进入滚筒筛中进行未燃物筛选过筛;
步骤二、经过滚筒筛筛选过后的废渣进入锤式破碎机,经过进一步的破碎,将炉渣进行细化处理;
步骤三、细化后的炉渣先经过永磁滚筒进行磁选后,提取出铁等磁性金属,再传送进入强磁分选机进行二次磁性金属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8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渣口废渣一体化干湿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及其电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