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8682.0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8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杨道海;崔琴珠;王华波;杨厚华;陈志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亿维律师事务所 33319 | 代理人: | 王乃苍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壶盖、外壳、内胆,内胆容纳于外壳内,内胆口部与外壳口部连接并形成真空层,壶盖盖于外壳上并分别与外壳、内胆抵触,外壳口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上翻边、中翻边、下翻边,中翻边内侧与内胆口部连接,中翻边外侧与壶盖抵触,上翻边与中翻边相互垂直,下翻边与壶盖抵触。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使保温壶的密封性能和结构强度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保温壶的设计主要针对家居、会议等场所的固有特征,其前身由保温瓶、保温杯演变而来。目前市场上的保温壶,密封性能往往难以保障,尤其目前市场上内胆和外壳的配口结构误差较大,影响产品质量,故需要对此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性能难以保障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保温壶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温壶,包括壶盖、外壳、内胆,所述内胆容纳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胆口部与所述外壳口部连接并形成真空层,所述壶盖盖于所述外壳上并分别与所述外壳、所述内胆抵触,所述外壳口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上翻边、中翻边、下翻边,所述中翻边内侧与所述内胆口部连接,所述中翻边外侧与所述壶盖抵触,所述上翻边与所述中翻边相互垂直,所述下翻边与所述壶盖抵触。
真空层用于保温,提高了本发明的保温性能。外壳口部设计为上翻边、中翻边、下翻边三部分,该翻边结构能减小在制造过程中各工序的误差累计。中翻边内侧与内胆口部连接,中翻边外侧与壶盖抵触,该集中连接区域的设计减小了配口误差,提高了本发明的密封性能。下翻边与壶盖抵触,提高了局部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稳定性。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使保温壶的密封性能和结构强度更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内胆口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外倾部、过渡部,所述外倾部与所述中翻边内侧连接,所述外倾部与所述内胆通过所述过渡部连接。
外倾部用于连接中翻边,减小了配口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密封性能。过渡部起到缓冲和连接外倾部的作用,提高了局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连接端面、真空底,所述真空底与所述外壳通过所述连接端面连接。
连接端面用于连接真空底,提高了真空底连接的局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真空底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焊接圆弧、过渡圆弧,所述焊接圆弧上端面与所述连接端面连接。
焊接圆弧用于与连接端面焊接,能够减小焊接时因高温产生的回缩量,防止焊接后出现较大的凹坑而影响产品品质,过渡圆弧用于缓冲连接焊接圆弧,使得焊接时形变的影响只局限在焊接圆弧与连接端面的连接处,进一步提高了局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焊接圆弧与所述连接端面的垂线相切。
上述设计进一步保障了本发明的局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焊接圆弧与所述连接端面的垂线斜交。
上述设计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性,使得焊接结束后更难形成凹坑,提高了本发明的局部结构强度和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保温壶,所述壶盖包括上盖、中圈、口圈,所述口圈套于所述外壳口部外并分别与所述中翻边、所述下翻边抵触,所述中圈套于所述外壳口部外并盖住所述口圈,所述中圈上设置有提手,所述上盖与所述中圈连接,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小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8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