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柴油机燃油预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9508.8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2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才;郭立君;浦卫华;李晓声;刘洋;王昌庆;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M37/32 | 分类号: | F02M37/32;F02M37/50;F02M37/38;F02M37/40;F02M37/28;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磐华捷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1 | 代理人: | 谢栒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柴油机 燃油 预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柴油机燃油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清洁度监测装置、第一控制阀、第二油箱和控制装置。第一过滤器的进口连接至第一油箱的出口;第二过滤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至第一过滤器的出口和第三过滤器的进口,且第二过滤器为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清洁度监测装置设置在第三过滤器的出口处;第二油箱和第一控制阀并联设置在清洁度监测装置的下游,且分别连接至柴油机和第一油箱;控制装置与清洁度监测装置、第一控制阀和第二过滤器电连接,并配置为根据清洁度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开度,以及第二过滤器的自动反冲洗。根据本发明的燃油预处理系统,能够有效保证燃油的清洁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油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柴油机燃油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船用柴油机燃油在使用前一般先经过燃油预处理模块进行预处理,进行杂质过滤后,再经过柴油机的机带燃油滤器进行过滤,以保证进入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的燃油的清洁度。随着船用柴油机功率的提高,燃油喷射系统的燃油喷射压力也逐步提高,对燃油的清洁度水平以及含水量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目前的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燃油预处理模块处理的燃油难以满足大功率柴油机对燃油预处理清洁度以及含水量的要求,容易缩短机带燃油滤器的使用寿命,且容易导致柴油机的高压油泵、喷油器等零部件内精密配合偶件的异常磨损、卡滞等,进而影响柴油机的可靠性。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柴油机燃油预处理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柴油机燃油预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油箱,所述第一油箱用于存储待处理燃油;
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口连接至所述第一油箱的出口;
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口连接至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口,且所述第二过滤器为自动反冲洗过滤器;
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的进口连接至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口;
清洁度监测装置,所述清洁度监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过滤器的出口处,用于监测燃油的清洁度;
第一控制阀;
第二油箱,所述第二油箱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并联设置在所述清洁度监测装置的下游,所述第二油箱用于连接至所述柴油机,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至所述第一油箱;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清洁度监测装置、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过滤器电连接,并配置为根据所述清洁度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度,以及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自动反冲洗。
根据本发明的大功率柴油机燃油预处理系统,第一油箱中的待处理燃油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的过滤后,经由清洁度监测装置监测清洁度,使得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监测的清洁度控制设置在清洁度监测装置下游的与第一油箱连接的第一控制阀的开度,使得清洁度符合预定要求的燃油能够进入第二油箱以供柴油机使用,使得清洁度不符合预定要求的燃油经第一控制阀返回第一油箱以重新进行过滤处理,保证进入柴油机的机带燃油滤器的燃油的清洁度,进而保证进入柴油机的燃油系统的燃油清洁度,保证柴油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并有效减轻机带燃油滤器的负荷,延长机带燃油滤器的使用寿命;将第二过滤器设置为自动反冲洗过滤器,使得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监测的清洁度控制第二过滤器的自动反冲洗,以有效保证第二过滤器的过滤效果,进而保证燃油的清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9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部件、热交换器及热传导部件
- 下一篇:一种节能预混式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