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棕色脂肪分泌肽在促进脂肪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0630.7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6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季晨博;崔县伟;仲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10 | 分类号: | A61K38/10;A61K38/17;A61P3/04;A23L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0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棕色 脂肪 分泌 促进 细胞 能量 代谢 中的 作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所述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本发明通过Westernblot和qPCR检测到该分泌肽可促进棕色脂肪细胞和白色脂肪细胞中UCP1蛋白的表达及Pparɑ、Pgc1ɑ、Cpt1ɑ、Cidea、Cyt‑c等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通过Seahorse检测证实一定剂量的该多肽可以显著促进棕色脂肪细胞和白色脂肪细胞的能量代谢。因此,该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及其衍生物或药物组合具备制备促进脂肪细胞能量代谢药物的潜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棕色脂肪分泌肽及其在脂肪细胞能量代谢激活中的作用。
背景技术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两种脂肪:白色脂肪(WAT)和棕色脂肪(BAT),而白色脂肪受外界因素(如寒冷、β肾上腺受体激动剂等)刺激后,可发生棕色化样变,产生一种新的脂肪:米色脂肪(Beige fat)。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虽起源不同但具有相似特性,即可通过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UCP1)将脂质以热量形式释放,这种特性不仅有助于新生儿保暖而且为成人肥胖防治提供了新策略。BAT含量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呈负相关,约40-50 g活性BAT即可代谢掉每天20%的能量摄入,展示出BAT用于肥胖治疗的可能性。人体和动物实验已证实,提高机体产热脂肪细胞含量与活性能显著改善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缓解高脂饮食或基因缺陷所致的肥胖、胰岛素抵抗。产热脂肪燃烧脂质、以热能发散、无毒副作用的特性,优于既往肥胖治疗药物,在研究者心目中已成为新型、健康、潜在的肥胖治疗手段。
脂肪不仅是能量存储组织,也是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如脂联素、抵抗素等,通过旁分泌、自分泌、远距分泌等多种方式影响机体生命活动。新近研究发现棕色脂肪组织也有分泌功能,可分泌 NGF、Ngr4等分子,影响大脑、肝脏等其他组织器官的能量代谢。此外,棕色脂肪组织分泌的 BMP7、BMP4和 FGF21也具有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作用,提示“棕色脂肪不仅是代谢组织,更是分泌器官。本发明公布了一条棕色脂肪分泌的多肽并证实其在促进棕色脂肪细胞和白色脂肪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棕色脂肪分泌肽在促进脂肪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并公开了其在促进棕色脂肪细胞和白色脂肪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所述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通过促进UCP1蛋白的表达及Pparɑ、Pgc1ɑ、Cpt1ɑ、Cidea、Cyt-c基因的表达提供细胞代谢能力,所述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棕色脂肪分泌肽发挥作用的浓度为10-50μM。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衍生物在促进脂肪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所述脂肪细胞包括白色脂肪细胞、棕色脂肪细胞,所述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衍生物通过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及Pparɑ、Pgc1ɑ、Cpt1ɑ、Cidea、Cyt-c基因的表达提供细胞代谢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衍生物为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的活性氨基酸序列的嵌合肽,所述嵌合肽由多肽与细胞穿膜肽连接形成,或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形成的保有该肽活性的多肽衍生物。
所述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衍生物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棕色脂肪细胞分泌肽FAQPEILIGTIPGAGGTQR的序列SEQIDNO:1如下:
Phe-Ala-Gln-Pro-Glu-Ile-Leu-Ile-Gly-Thr-Ile-Pro-Gly-Ala-Gly-Gly-Thr-Gln-Arg。
SEQIDNO:2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未经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0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