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业插秧机分秧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1315.6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1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权;宋豪豪;贝金玲;张攀利;张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崔凌云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插秧机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农药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农业插秧机分秧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放置台,还包括行走机构和分秧机构;分秧机构,设置于底板靠近放置台的一端,包括与放置台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的端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板的一端,转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靠近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设有第三转轴;行走机构,设置于底板靠近地面的一侧。本发明适用于一种农业插秧机分秧机构,在转动支架上下摆动的过程中,夹持板的角度也随着进行摆动,从而实现秧苗的夹取操作,整个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都较低,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农业插秧机分秧机构。
背景技术
插秧,指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育种的时候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经过人工移植或机器移植,让水稻有更大的生长空间。插秧也是有技巧的,有的人插得很均匀,横竖都在一条线上。五月农村莳秧的一种方法。
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插秧这项体力劳动也逐渐可以通过机械代替,再试秧苗通常是麻烦在一起是,插秧时需要将秧苗相互分离并且插入田中,因此秧苗的分离装置也就是分秧机构就是插秧机的难点,现有的一下分秧机构使用较为繁琐,导致整个装置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都较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业插秧机分秧机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插秧机分秧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放置台,还包括行走机构和分秧机构;
分秧机构,设置于底板靠近放置台的一端,包括与放置台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的端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板的一端,转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靠近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上设有两个相互转动连接的夹持板,夹持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分别连接弹簧的两端,所述转动支架的中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与夹持板配合的三角导向块;
行走机构,设置于底板靠近地面的一侧,底板靠近分秧机构的一侧设有车轮,底板远离分秧机构的一侧设有驱动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靠近装置中心的一端同轴连接曲柄的两端,转动板上设有与曲柄配合的限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两端设有车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四转轴上设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带轮,第二带轮固定连接第二转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安装架,安装架转动连接驱动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台的两侧设有导向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台靠近夹持板的一端设有挡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角导向块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导向块的顶角远离地面设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本发明适用于一种农业插秧机分秧机构,通过装置的移动使得转动支架不断的上下摆动从而实现插秧的动作,并且在转动支架上下摆动的过程中,夹持板的角度也随着进行摆动,从而实现秧苗的夹取操作,从而使得装置在完成插秧动作的情况下也完成了分秧的动作,提高了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并且整个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都较低,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1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