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釉面的生产工艺及釉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1811.1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0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华;汪大谷;彭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C03C8/00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肖琦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釉面 生产工艺 釉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釉面的生产工艺及釉料,属于陶瓷釉技术领域,釉料包括基础料和硅微粉添加剂,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基础料和硅微粉添加剂混合,加入水,调节固含量,球磨,过300目筛,得到釉料;第二步、将釉料在陶瓷坯体表面进行施釉,先置于空气中自然风干,干燥,得施釉坯体;第三步、将施釉坯体置于碳化硅板上,置于辊道窑中升温,烧成;自然冷却。本发明中利用填充颗粒在高温下应能较好的互相熔融,并且能保证一定的颗粒感,能均匀地覆盖在坯体表面,填充颗粒能填补硅微粉添加剂颗粒间的空隙,并保证一定的高温黏度,与硅微粉添加剂一起达到较好的防污、耐磨和易洁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釉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耐磨釉面的生产工艺及釉料。
背景技术
陶瓷具有热稳定好、耐化学腐蚀且美观耐用的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首选。但是,陶瓷产品都普遍存在表面耐磨强度不够,在洗涤和运输过程中或作为餐具与西餐刀叉配合使用过程中,常因釉面耐磨性不足在釉面上会产生各种划痕、破损以及银灰色金属痕迹,这种划痕通常不能够被清洗去除,影响陶瓷釉面的外观和使用寿命,造成制品的一定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釉面的生产工艺及釉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釉料,包括基础料和基础料1-5wt%的硅微粉添加剂;
所述基础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钾长石25-30份、石英25-30份、煅烧高岭土7-12份、填充颗粒15-18份、硅灰石4-5份、氧化锌1-1.2份、硅酸锆20-22份、柱状高岭土15-20份、腐殖酸钠0.2-0.22份;
进一步地,填充颗粒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S21、将二硼化钛和体积分数80%的乙醇水溶液混合,超声分散10min,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酮得到悬浮液,向悬浮液中加入硝酸铝水溶液,用醋酸调节pH值为5-6,然后升温至60℃,搅拌1h,然后加入稀氨水,调节pH值为8-9,搅拌30min,得到胶体悬浮液;
步骤S22、将胶体悬浮液静置陈化12h,然后加入磷酸铝搅拌混合,然后通过高速离心机以6000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每次离心后倒掉废液,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反复清洗5次,洗涤结束后,在80℃、真空条件下干燥24h,干燥结束后,在1200℃、真空条件下煅烧1h脱水,得到填充颗粒。
进一步地,步骤S21中二硼化钛和乙醇水溶液的用量比为0.5g:10mL;硝酸铝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二硼化钛、硝酸铝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30-40m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添加量为硝酸铝质量的3%。硝酸铝水溶液为九水合硝酸铝溶于水后制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然后进入氢氧根,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并包覆在二硼化钛、磷酸铝表面,最后经过高温煅烧,发生脱水,生成氧化铝粉体,即为填充颗粒。填充颗粒中的二硼化钛在后续的煅烧过程中会被氧化成氧化硼和二氧化钛,对于细微裂缝具有修复效果,提高釉面完整性,提高表面耐磨效果。同时,氧化后的氧化硼和二氧化钛在熔融状态下可以起到黏合剂的作用,提高陶瓷坯体与釉料的结合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S22中磷酸铝的添加量为胶体悬浮液质量的5-6%。填充颗粒中磷酸铝,磷酸铝进入釉料的硅酸盐网络结构中,磷酸铝中磷氧四面体中有一个带着双键的氧,是结构中的不对称中心,具有层状结构,便于阳离子进入。
进一步地,硅微粉添加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将载银硅微粉和无水乙醇混合,超声分散10-20min,得到悬浮液,在温度为60℃条件下,向悬浮液中加入含钛溶液,加完后,用硝酸调节pH值为2,搅拌反应5h,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用乙醇洗涤、在10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在350℃条件下煅烧2h,得到硅微粉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1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精油催陈提质系统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汽车副仪表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