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钢活塞加工方法及用该方法加工的全钢活塞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2350.X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1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代凌峰;余中荣;黄祖东;廖君慧;孟俊尧;吴杰;胡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00 | 分类号: | F02F3/00;F02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钢活塞,包括: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活塞头部中心设置预设孔径的焊孔,活塞裙部中心设置用于插入焊孔的焊柱,焊柱的外周的焊台,焊孔的下端面搭放于焊台;活塞头部设置第一外油槽以及设置于焊孔和第一外油槽之间的第一内油槽,活塞裙部设置与第一外油槽对应的第二外油槽、与第一内油槽对应的第二内油槽,第一外油槽的外侧下端面与第二外油槽的外侧上端面之间设置护圈,焊孔与焊柱焊接,第一外油槽的外侧下端面与第二外油槽的外侧上端面。在焊柱的外周设置焊台、在第一外油槽的外侧下端面与第二外油槽的外侧上端面之间设置护圈,保证了内油腔和外油腔的清洁度,防止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熔珠进入油腔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塞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钢活塞加工方法及用该方法加工的全钢活塞。
背景技术
全钢活塞是目前活塞技术的前沿技术,一般全钢活塞采用整体铸造、锻造、焊接等方式进行制造。全钢活塞的冷却油腔设计较为复杂,有多种加工方法,目前常见的整体锻造全钢活塞,冷却油腔采用两个半圆式钢片式密封,其钢片制造及安装都比较困难,成本较高,而且存在掉落的风险;复杂油腔难以通过加工的方式来实现。铸造式密封冷却油腔因其陶瓷芯为非溶性,在封闭油腔中难以取出,需要设置工艺出芯孔,然后再把工艺孔封住,工艺复杂。焊接式密封冷却油腔:焊接卷边使油腔冷却功能减弱,焊缝热影响区的材料性能较差,焊渣难以清理。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锻造活塞的钢片制造安装困难、成本高、存在掉落风险、铸造活塞的工艺复杂、焊接活塞的油腔冷却效果差、焊渣难以清理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钢活塞,无需钢片封口、冷却效果好、防止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熔珠进入油腔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钢活塞,包括: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所述活塞头部中心设置预设孔径的焊孔,所述活塞裙部中心设置用于插入所述焊孔的焊柱,所述焊柱的外周的焊台,所述焊孔的下端面搭放于所述焊台;所述活塞头部设置第一外油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焊孔和所述第一外油槽之间的第一内油槽,所述活塞裙部设置与所述第一外油槽对应的第二外油槽、与所述第一内油槽对应的第二内油槽,所述第一外油槽的外侧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外油槽的外侧上端面之间设置护圈,所述焊孔与所述焊柱焊接,所述第一外油槽的外侧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外油槽的外侧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焊孔与所述焊柱过渡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内油槽和所述第二外油槽之间的所述活塞裙部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两个通油槽。
优选地,所述通油槽内侧的所述活塞裙部的上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回油孔。
优选地,所有所述通油槽关于所述焊柱对称设置,所有所述回油孔关于所述焊柱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焊柱的外径等于所述焊孔的直径等于(8~10)%所述活塞裙部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油槽的外侧下端面设置第一护圈槽,所述第二外油槽的外侧上端面设置与所述第一护圈槽对应的第二护圈槽,所述护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护圈槽和所述第二护圈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焊柱与所述焊孔之间、所述第一外油槽的外侧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外油槽的外侧上端面之间均为高能束焊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2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塑料大数据智能故障排除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电感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