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格数据的广电网络投资分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4690.6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0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陆月兵;史晓晨;沙磊;阎泓;陈益;王建;王远定;林勉;张曾;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有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6 | 分类号: | G06Q40/06;G06Q10/06;G06F16/903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格 数据 广电 网络 投资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格数据的广电网络投资分析系统及方法,包括:网格初始化模块,用于将广电网络服务片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区域;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网格区域内数据;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数据输入提前搭建的能力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当前网格经营参数的能力数值,其中,经营参数包括网络资源能力、终端硬件能力、实际业务能力和业务渗透能力;对比分析模块,用于将当前网格各经营参数的能力数值与该服务片区内所有网格区域相对应的能力数值平均值进行对比,得到当前网格各经营参数的比对结果,根据结果分析对当前网格的投资策略。本发明以网格量化分析为基础,通过经营参数能力数据逐级上升区域分析,给出相应投资策略建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格数据的广电网络投资分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广电网络运营成为运营商面对的最大问题,现有经营策略也往往是全域一盘棋,无法精细化、小颗粒度的细化,不能因地制宜展开针对性的不同经营策略,策略制定无充分的理论依据,没有可信度和说服力,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充分利用的发展要求。
现有投资颗粒度往往以区县为最小单位,投资精确度的不可控,盲目建设导致某些地方能力富余,某些地方的短板无法补充,形成木桶效应,造成投资浪费。另外投资分析和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均没有说服力和理论依据。且现有的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只能做到以问题为导向,即以定性的方式和主观化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行经营策略制定,忽略了产品本身的落地情况、用户层面的渗透能力以及网络、硬件的内在联系。
现在很多运营商已经建立一系列运营支撑系统,具备获取各项运营数据能力,但其只具备数据提供的能力,不具备分析数据、利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网格数据的广电网络投资分析系统及方法,以网格量化分析为基础,通过经营参数能力数据分析,给出相应投资策略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网格数据的广电网络投资分析系统,包括:
网格初始化模块,用于将广电网络服务片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区域;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网格区域内的数字电视、网络、终端及业务数据;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数据输入提前搭建的能力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当前网格经营参数的能力数值,其中,经营参数包括网络资源能力、终端硬件能力、实际业务能力和业务渗透能力;
对比分析模块,用于将当前网格各经营参数的能力数值与该服务片区内所有网格区域相对应的能力数值平均值进行对比,得到当前网格各经营参数的比对结果,根据结果分析对当前网格的投资策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字电视数据包括该网格区域内数字电视覆盖用户数、有效用户数及缴费用户数;
所述网络数据包括该网格区域内网络类型及各网络类型对应的覆盖用户数和缴费用户数;
所述终端数据包括该网格区域内终端类型及各终端类型对应覆盖数字电视有效用户数;
所述业务数据包括该网格区域内业务类型、各业务类型的费用以及各业务类型的覆盖用户数和缴费用户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能力模型计算当前网格经营参数的能力数值为当前网络经营参数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能力模型包括网络资源能力计算模型、终端硬件能力模型、实际业务能力模型和业务渗透能力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有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有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4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