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射线管转子芯轴滚道超精装置及超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6382.7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3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程哲;韩佳冰;杨智博;朱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普瑞森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5/00 | 分类号: | B24B35/00;B24B41/06;B24B4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宁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转子 滚道 精装 方法 | ||
一种X射线管转子芯轴滚道超精装置,包括顶尖轴和旋紧套;顶尖轴的头端设有外锥面,轴心部设有活顶尖;旋紧套浮动地旋紧在夹持轴上,旋紧套的头端设有内环槽,在内环槽内可拆卸地安装有抛光套;抛光套的外部包覆有砂纸,砂纸用于抛光转子芯轴的滚道。本发明的超精装置在安装抛光套后,即能对转子芯轴的滚道进行抛光,又能消除滚道的波动面;在更换标准钢球后,本发明的超精装置还能够对转子芯轴的滚道面进行珩磨,大幅提高了转子芯轴滚道面的成型精度。一种X射线管转子芯轴滚道的超精方法,通过先抛光后珩磨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转子芯轴滚道的超精质量和超精效率,还大幅提高了转子芯轴滚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X射线管转子芯轴滚道超精装置,还涉及一种用于X射线管转子芯轴滚道超精的方法。
背景技术
X射线管是医用CT机的核心零件,X射线管的转子芯轴是X射线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转子芯轴100具有两个圆弧形的滚道,滚道作为轴承的内滚道,在安装钢球200和保持架后与设在转子300上的外滚道构成完整的轴承结构。转子300在定子400的驱动下转动,由于转子12需要有很高的旋转精度,因此对滚道的设计要求很高。
常规的,转子芯轴的两个滚道在磨削后需要通过油石的超精来提高滚道表面的光洁度,但是超精无法消除滚道在磨削后出现的波动面。其原因是油石对波动面的高点和低点都进行无差别的研磨,仅能提高滚道表面的光洁度,并不能研磨掉波动面的高点,提高滚道面的成型精度。此外,油石对滚道超精的线速度低,需要长时间的超精才能达到要求的表面光洁度。
基于上述原因,需要一种即能对滚道进行抛光,又能消除滚道波动面的全新的抛光装置和一种全新的滚道超精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管转子芯轴滚道超精装置及超精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能对滚道进行抛光,又能消除滚道波动面的全新的抛光装置和一种使用该抛光装置的全新的滚道超精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X射线管转子芯轴滚道超精装置及超精方法,包括:
顶尖轴,其头端设有外锥面,轴心部设有活顶尖;顶尖轴的外锥面设有外螺旋槽,在外螺旋槽内缠绕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螺旋弹线;
抛光套,为内部中空的回转体,顺次包括圆环部、过渡部和端面部;圆环部的内部沿周向设有若干支撑钢球,圆环部的外部包覆有砂纸,砂纸用于抛光转子芯轴的滚道;端面部具有与转子芯轴中心孔对应的薄壁凸起;
旋紧套,设有与顶尖轴外锥面相对应的内锥面,在内锥面上设有内螺旋槽,在内螺旋槽的头端设有环形滚道,环形滚道与外螺旋槽、内螺旋槽所围成的螺旋滚道之间具有过渡段,在环形滚道和过渡段内安装有若干顶压钢球;旋紧套的头端还设有内环槽;
旋紧套通过内螺旋槽与螺旋弹线的螺接,旋紧在顶尖轴的外锥面上;所述活顶尖顶在抛光套薄壁凸起所形成的沉孔内,抛光套的圆环部位于旋紧套的内环槽内;旋紧套旋紧后,在螺旋弹线的抵压下,顶压钢球顶压在抛光套的过渡部上。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弹线的弹性材料为橡胶,螺旋弹线经硫化成型。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弹线的弹性材料为尼龙,螺旋弹线经热成型绕制而成。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抛光套的圆环部、过渡部和端面部由不锈钢板冲压成型。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顶尖轴的轴心设有顶尖孔,所述活顶尖螺接在顶尖孔内。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活顶尖设有喷液口,喷液口用于向旋紧套内喷射珩磨液。
一种X射线管转子芯轴滚道的超精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抛光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普瑞森精密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普瑞森精密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6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