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静力触探自动划分土层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7354.7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2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汶垣;李建;刘宇;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库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E02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式识别 技术 静力 自动 划分 土层 | ||
1.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静力触探自动划分土层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静力触探数据整理和分析,确定训练样本:
搜集已有工程的静力触探原始数据和相应的分层结果,以及可对比的钻孔数据,并对静力触探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和归一化、标准化、结构化整理;
整理并归一化输入:
输入参数为深度、摩擦阻力、锥尖阻力、摩阻比、差值、摩擦阻力形态数据、锥尖阻力形态数据,输出参数为地层类型编号,形成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数据库;
在进行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包括模式识别,所述模式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原始数据、拓展数据、模式识别的原始数据和输入数据;
第二歩:对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增加数据加权系数,确定训练样本;
第三歩:输出:地层类型编号模式识别数据集;
第四步:模式识别数据集;
第五步:未知地层数据点提取;
第六步:点数据归一化、数据加权处理;
第七步:根据模式识别,识别点的分层结果;
第八步:所有分层完毕否;
第九步:未分层完毕的数据回传到第四歩进行再次提取;
算法分析和选择:
分析采用有监督的分类对静力触探数据进行提炼和预测,增加各类参数权重,通过对比各类参数重要性,得出最优参数加权系数,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地层类型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建立样例集:
应用以上准备的数据和算法,对模型进行处理,对每个工程的每组静探数据进行提取输入和输出,作为数据样例集;
静力触探智能分层开发、校验:
提取未分层的地层数据,得到所有点的输入,即计算点与样例集的所有距离,取与样例集距离最小的点对应输出作为改点的输出,对每个点进行模式识别,得出分层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静力触探自动划分土层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数据至少包括深度、摩擦阻力和锥尖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静力触探自动划分土层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数据至少包括摩阻比、差值、摩擦阻力形态数据和锥尖阻力形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静力触探自动划分土层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识别的原始数据至少包括深度、摩擦阻力、锥尖阻力、摩阻比、差值、摩擦阻力形态数据和锥尖阻力形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静力触探自动划分土层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参数至少包括深度、摩擦阻力、锥尖阻力、摩阻比、差值、摩擦阻力形态数据和锥尖阻力形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静力触探自动划分土层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数据归一化的公式如下: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静力触探自动划分土层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点与样例集的所有距离的距离公式如下:
其中,为未分层点数据,为样例集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静力触探自动划分土层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数据为取点的上下5个点共11点作为形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库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库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73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棚用悬挂式物料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治疗褥疮的外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