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7640.3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4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瑞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瑞麟 |
主分类号: | A01N59/00 | 分类号: | A01N59/00;A01N37/36;A01N59/08;A01N59/02;A01N25/34;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刘露露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超导 消毒 因子 | ||
本发明揭示一种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硫酸钠为20份‑30份;柠檬酸为15份‑35份;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碳酸氢钠、硫酸钠及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亚氯酸钠以及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通过亚氯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及无水氯化钠的配合使用,几者按一定配比混合后,佩戴于人身上,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杀菌消毒效果,避免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附着于人体内,并对人体机能造成损害;同时,由于多种材料都是食品级的,因此,佩戴于身上在其散发过程中,使用者吸入后不会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消毒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背景技术
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等有害菌体存活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处地方,且部分的细菌、真菌以及病毒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尤其是对于抵抗力较弱的群体,例如婴幼儿和老人。当前,全球都处于新冠病毒侵害的危险处境中,如何做好自身的保护是重中之重。因此,为了保障人体免受伤害,大多数的人都会采取一定的杀菌消毒手段,市面常见的有杀菌消毒粉或杀菌消毒剂等等。
目前常见的杀菌消毒手段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杀菌消毒效果强的,就会存在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风险;反之,若是将对人体伤害降低到最低,那么杀菌消毒效果又大打折扣,难以起到较好的杀菌消毒效果。因此,难以实现既能达到好的杀菌消毒效果,同时又能降低对人体伤害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纳米超导消毒因子消毒片,包括:活性因子以及非活性因子,活性因子包括亚氯酸钠;非活性因子包括碳酸氢钠、硫酸钠、柠檬酸、以及无水氯化钠;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15份-30份;
碳酸氢钠为20份-30份;
硫酸钠为20份-30份;
柠檬酸为15份-35份;
无水氯化钠为20份-30份;
碳酸氢钠、硫酸钠及柠檬酸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亚氯酸钠以及无水氯化钠的材料等级为一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非活性因子还包括硬脂酸镁,硬脂酸镁的重量份数为1份-5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硬脂酸镁的材料等级为食品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15份;
碳酸氢钠为20份;
硫酸钠为20份;
柠檬酸为15份;
无水氯化钠为20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17份;
碳酸氢钠为22份;
硫酸钠为23份;
柠檬酸为18份;
无水氯化钠为25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活性因子与非活性因子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亚氯酸钠为20份;
碳酸氢钠为25份;
硫酸钠为2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瑞麟,未经周瑞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7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