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檩条单承重索纵横固接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7786.8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7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波;袁博;甘乐;党莹颖;刘玉亮;姜军倪;徐峰;喻飞;陶铁铃;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10 | 分类号: | H02S20/10;F24S25/13;F24S25/50;F24S25/61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周俊;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檩条 承重 纵横 固接式 柔性 支架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长檩条单承重索纵横固接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结构(1),所述基础结构(1)用于作为整个柔性光伏系统的支撑基础;
预应力索结构(2),所述预应力索结构(2)包括固定于基础结构(1)上部的柔性承重索单元(21),所述承重索单元(21)用于支撑光伏组件(5);以及
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用于将光伏组件(5)固定于所述承重索单元(21)顶部,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与承重索单元(21)固定连接且相互交叉形成网状结构的多组刚性檩条单元(31),每组所述檩条单元(31)上均固定有并列布置的多个光伏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檩条单承重索纵横固接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结构(1)包括至少三个并排间隔布置的基础单元(11),位于最外端两个基础单元(11)的外侧均设有用于固定该基础单元(11)的若干抗拔基础(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檩条单承重索纵横固接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基础单元(11)均包括横梁基础(111)和固定于横梁基础(111)底部的若干抗压弯基础(112),所述抗压弯基础(112)与承重索单元(21)之间互相垂直或呈锐角;当两者互相垂直时,所述抗拔基础(12)上端与横梁基础(111)固定连接,且与抗压弯基础(11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两者呈锐角时,所述抗拔基础(12)上端与抗压弯基础(112)中部固定连接,且与抗压弯基础(11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檩条单承重索纵横固接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索结构(2)还包括稳定索单元(22),所述稳定索单元(22)通过刚性稳定结构(4)对承重索单元(21)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檩条单承重索纵横固接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索单元(21)由多根直线形承重索(211)组成,所述稳定索单元(22)由多根弧线形稳定索(221)组成;所述稳定索(221)挠度需大于所述承重索(211)挠度,以使承重索单元(21)和稳定索单元(22)之间形成供安装稳定结构(4)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檩条单承重索纵横固接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索(21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位于最外端的两个横梁基础(111)固定连接,且所述承重索(211)与位于中间的横梁基础(111)相连;所述稳定索(22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位于最外端的两个横梁基础(111)固定连接,且所述稳定索(221)与位于中间的横梁基础(11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檩条单承重索纵横固接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结构(4)包括与稳定索(221)固定连接且相互交叉形成网状结构的多个横向撑杆(41),每个横向撑杆(41)上均固定有与其相垂直的多个纵向撑杆(42),所述纵向撑杆(42)上端与承重索(21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檩条单承重索纵横固接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檩条单元(31)由通长布置的两根檩条(311)组成,其中一根檩条(311)与倾斜布置的光伏组件(5)下边框平行且通过前支撑(32)固定连接,另一根檩条(311)与倾斜布置的光伏组件(5)上边框平行且通过后支撑(3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长檩条单承重索纵横固接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单元(31)和承重索单元(21)两者在长度方向上互相垂直。
10.一种长檩条单承重索纵横固接式柔性光伏支架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好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结构(1)、预应力索结构(2)、支撑结构(3)和稳定结构(4),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若干抗压弯基础(112)下端固定在地基中,并保证其上端高出地面一定高度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用横梁基础(111)将若干个抗压弯基础(112)连接固定形成基础单元(11),按照上述方法依次施工多个阵列排布的基础单元(11),最后在阵列最外端两个基础单元(11)上固定若干抗拔基础(12);
S2、将承重索(211)依次横向穿过开设于各个横梁基础(111)上的第一通孔,并在穿过最外端两个横梁基础(111)后施加一定的预紧力进行两端预张,并使用锚具(23)进行固定;
S3、将稳定索(221)依次横向穿过开设于各个横梁基础(111)上的第二通孔,并在穿过最外端两个横梁基础(111)后进行临时固定;
S4、将预制好的稳定结构(4)与稳定索(221)固定连接形成网状结构,之后将稳定结构(4)的纵向撑杆(42)上端与承重索(211)固定连接;
S5、将多组檩条单元(31)与承重索(211)固定连接形成网状结构,之后通过前支撑(32)和后支撑(33)将光伏组件(5)安装在檩条单元(31)上;
S6、光伏组件(5)安装好后在稳定索(221)两端施加预张力,稳定索(221)受张拉力后变形并通过稳定结构(4)对承重索(211)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以减小承重索(211)挠度,可通过调整预张力使承重索(211)挠度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778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