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压零飞弧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8679.7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3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叶斌;闫振冬;张代贵;高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龙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匠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68 | 代理人: | 陈秀芳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零飞弧罩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电压零飞弧罩结构,通过设置颊板、U型灭弧栅片和S型灭弧栅片,将颊板设置为两片,主要起固定U型灭弧栅片和S型灭弧栅片的作用,U型灭弧栅片分别装设在颊板的最上面和最下面,起到引入残余电弧并形成回转空间,和对整个零飞弧结构起封闭作用,同时起到加长电弧移动距离的作用,U型灭弧栅片用于在主体区域引入残余电弧并形成回转空间和加长电弧移动距离的作用,该结构体积小,耗材低,可以为用户配电柜体节约空间方便布局更多回路,方便安装的同时为用户配电柜节约成本,将本结构应用到现有产品,大大提高了高电压塑壳断路器的灭弧性能和使用安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低压电器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电压零飞弧罩结构。
背景技术
零飞弧罩主要用于塑壳断路器灭弧室侧(一般是进线侧),起到对断路器灭弧室飞出残余电弧彻底熄灭的作用,常用Ue:400V塑壳断路器,当额定电流≤250A时,飞弧距离一般不超过50mm;250A~1600塑壳断路器一般不超过100mm,飞弧短而且能量小,一般ABC相间采用相间隔板,飞弧不会对设备运行造成影响。
近年来,由于光伏发电等新兴行业迅速发展,高电压塑壳断路器(AC800V-1200V,DC1000V-2000V)也得到快速发展,高电压塑壳断路器对零飞弧罩要求很高,零飞弧罩常规方案越做越长,有的甚至超过断路器本身的长度,一方面零飞弧罩体型巨大增加了材料成本,另一方面断路器灭弧侧安装零飞弧罩,使得断路器长度方向增加了很大的体积,使用笨重且占用了配电柜很多有效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电压零飞弧罩结构,以解决现有零飞弧罩体积过大、成本过高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电压零飞弧罩结构,包括颊板、U型灭弧栅片和S型灭弧栅片,颊板设置为两片,颊板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矩形方孔,颊板中部开设有多组第二矩形方孔;
U型灭弧栅片包括U型主体和设置在U型主体顶层两侧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矩形方孔匹配;
S型灭弧栅片包括S型主体和设置在S型主体中间层两侧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二矩形方孔匹配;
U型灭弧栅片设置为两片,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一矩形方孔安装两块对称设置的颊板之间,位于颊板的顶部和底部,S型灭弧栅片设置为若干块,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和各组第二矩形方孔安装在两块对称设置的颊板之间,各S型灭弧栅片均位于两块U型灭弧栅片之间。
优选地,各S型灭弧栅片依次交错叠放,各U型灭弧栅片分别与邻近的S型灭弧栅片交错叠放。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包括若干第一矩形台阶,第一矩形台阶插入第一矩形方孔后,通过切口铆方式进行固定,第二连接件包括若干第二矩形台阶,第二矩形台阶插入第二矩形方孔后,通过切口铆方式进行固定。
优选地,第一矩形方孔和第二矩形方孔的尺寸相同。
优选地,U型灭弧栅片和S型灭弧栅片的材料均采用Q235A碳素结构钢。
优选地,U型灭弧栅片和S型灭弧栅片外部设有镀铜层,镀铜层外部设有镀镍层。
优选地,颊板采用ABS阻燃材料。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高电压零飞弧罩结构,通过设置颊板、U型灭弧栅片和S型灭弧栅片,将颊板设置为两片,主要起固定U型灭弧栅片和S型灭弧栅片的作用,U型灭弧栅片分别装设在颊板的最上面和最下面,起到引入残余电弧并形成回转空间,和对整个零飞弧结构起封闭作用,同时起到加长电弧移动距离的作用,U型灭弧栅片用于在主体区域引入残余电弧并形成回转空间和加长电弧移动距离的作用,该结构体积小,耗材低,可以为用户配电柜体节约空间方便布局更多回路,方便安装的同时为用户配电柜节约成本,将本结构应用到现有产品,大大提高了高电压塑壳断路器的灭弧性能和使用安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龙低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龙低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8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