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灵芝菌株及其分子标记方法和人工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8830.7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远超;陈晓光;胡惠萍;梁晓薇;吴晓贤;蔡曼君;卓丽君;王傲;杜娜;李向敏;张智;谢意珍;吴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Q1/6895;C12Q1/04;A01G18/40;A01G18/2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程长文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灵芝 菌株 及其 分子 标记 方法 人工 栽培 | ||
本发明属于灵芝菌种选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产灵芝菌株及其分子标记方法和人工栽培方法。所述高产灵芝菌株为灵芝HMGIM‑Z150381,保藏编号为GDMCCNo:61603。所述分子标记方法为:采用特异性引物对VoF11/VoR4对灵芝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可得到长度为775~800bp的特异性条带。人工栽培方法为:将HMGIM‑Z150381菌种依次接种至二级种培养基和栽培培养基培养,得到人工栽培的子实体。本发明菌株的生长速度和产量高,子实体多糖含量高,栽培周期较短,耐低氧,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通风增氧带来的温、湿度损失,大大节省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灵芝菌种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灵芝菌株及其分子标记方法和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P.Karst.]是伞菌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 P.Karst.]真菌。自《神农本草经》记载以来,关于其民间传说和不断被证实的药用价值,灵芝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记载和应用历史,是最重要的药用真菌之一。近些年来,特别是自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灵芝为法定中药材后,科研人员对其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灵芝的药理基础及作用得到更进一步的明确。目前已经确定灵芝子实体中含有9类300余种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的成分有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蛋白质、多肽、核苷类、呋喃类、甾醇、生物碱和氨基酸等,其中以灵芝多糖、三萜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灵芝具有调节免疫力、抗肿瘤、保护肝脏及心血管、降血压、镇静安眠、延缓衰老、降血糖、抗氧化等生理保健功能。鉴于灵芝具有的显著功效,规模化人工栽培得到广泛重视,并已形成一个重要的产业,目前其栽培及加工产业的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加工的基础是子实体,而子实体的基础是菌种,优质的菌种是获得高产最重要的基础。我国灵芝经认定的品种有19个,其中1个品种是国外引进,3个品种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但灵芝的主产区(山东、浙江、吉林、安徽、福建、陕西等)栽培中使用的菌种,基本上广泛使用韩芝系列品种。根据我们前期的菌种调查,在全国的主产区正在使用的主产菌种中,韩芝7个,美国灵芝2个,龙芝2个,沪农2个,日本灵芝1个,不明确品种1个,本土选育的沪农、龙芝等系列品种有一定的推广,引进品种的产地自然气候和环境与栽培地区差异大,引起菌种活性退化、名称混淆、产量低、品质差、抗病虫害及杂菌能力差等情况,缺乏适宜我国各产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以上灵芝菌种在长时间、多频次的转接使用过程中,质量不稳定,实际生产中需要从栽培子实体中挑选优质材料不断地分离和复壮菌株,操作程序繁琐,且仍存在较大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灵芝栽培过程中菌种老化和退化的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灵芝菌株。该菌株能够显著并稳定提高灵芝的产量,具有商业化应用的潜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高产灵芝菌株的人工栽培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产灵芝菌株,所述高产灵芝菌株为灵芝(Ganoderma lucidum)HMGIM-Z150381,于2021年4月1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No:616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8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