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通道数字化群组目标实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0051.0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6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丙伟;宋家科;刘承禹;王胜;张宇;丛滨;石彬;葛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数字化 目标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通道数字化群组目标实现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三通道目标模拟器、粗位控制单元、球面阵列结构、辐射单元、连接线缆、一体化仿真控制系统,所述球面阵列结构安装固定在微波暗室内部的专用地基上,所述辐射单元安装于球面阵列结构上,所述辐射单元通过连接线缆依次与粗位控制单元、三通道目标模拟器相连接,所述一体化仿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三通道目标模拟器和粗位控制单元协同工作。本发明在单个通道内采用数字化方案实现群组目标的角度扩展,该方案具有性价比高、设备量较少、试验配置简单、试验效率高等优点,可为高分辨率无线电导引设备的研制和性能参数评估提供可靠的试验手段,并将会极大促进国内射频仿真试验技术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通道数字化群组目标实现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子信息工程射频半实物仿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飞行器无线电系统的研制和鉴定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试验,通过试验能够尽早发现问题,不断优化系统的设计。射频半实物仿真技术是各种试验方案中经济效益高、可重复、适应性强、置信度高的一种技术方案,在国内外军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随着飞行器无线电导引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电导引设备的分辨能力及功能不断提高,群组目标尺寸已远大于无线电导引设备分辨单元,并且,无线电导引设备不仅需要获取群组目标的位置信息及速度信息,还需要获取群组目标的外形、运动状态等信息。此时,不能再把群组目标作为简单的点目标,而应看作具有多散射中心的目标或具有几何特性的扩展目标。射频半实物仿真系统作为无线电导引设备仿真试验和测试的重要手段,为保证电磁环境模拟和群组目标特性模拟的逼真性,需要完成多散射中心目标或扩展目标的模拟。
现阶段,国内已建成启用的射频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有如下两种方案实现多散射中心目标或扩展目标的模拟:
1、针对无线电导引设备的径向扩展群组目标,一般采用一维距离像扩展目标回波模拟的方式实现,其实现方案已较为成熟;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仅能实现径向扩展群组目标,无法实现角度扩展群组目标;
2、针对无线电导引设备的角度扩展群组目标,一般采用多通道组合的方式实现,即每个独立通道实现一个散射点的仿真模拟,多个独立通道协同工作完成多个散射点的仿真模拟;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该方案实现独立散射点的数量受限于独立通道的数量,一般仅能实现少数几个散射点的模拟,如果想实现更多散射中心的群组目标或扩展目标的模拟,所需要的设备量及建设成本将极大提高,因此,该实现方案已逐渐不能满足高分辨率无线电导引设备的仿真测试需求。
由以上方案可知,现有的角度扩展群组目标实现方法具有技术缺陷,且设备量大、代价昂贵,无法满足实验室环境下高分辨率无线电导引设备的高性价比仿真试验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射频仿真技术的发展和高分辨率无线电导引设备的仿真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单通道数字化群组目标实现方法及系统,在单个通道内采用数字化方案实现群组目标的角度扩展,该方案具有性价比高、设备量较少、试验配置简单、试验效率高等优点,可为高分辨率无线电导引设备的研制和性能参数评估提供可靠的试验手段,并将会极大促进国内射频仿真试验技术的发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通道数字化群组目标实现系统,包括:三通道目标模拟器、粗位控制单元、球面阵列结构、辐射单元、连接线缆、一体化仿真控制系统,所述球面阵列结构安装固定在微波暗室内部的专用地基上,所述辐射单元安装于球面阵列结构上,所述辐射单元通过连接线缆依次与粗位控制单元、三通道目标模拟器相连接,所述一体化仿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三通道目标模拟器和粗位控制单元协同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缆包括射频电缆、电源线以及控制线,用于完成各设备之间传输信号的互联互通。
进一步的,所述球面阵列结构包括球面屏及其支撑结构、维护平台,所述球面屏上安装辐射天线组成所述辐射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0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