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识别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1385.X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3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高明;曾安福;刘常峰;郑晓岩;陈彦宇;周慧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F16M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李爱军;吴昊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装置 方法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包括:升降单元,底座单元;所述升降单元上一端与所述人脸识别终端刚性连接,下一端与底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单元根据所述人脸识别终端的控制信号进行升降调节。本申请的升降调节装置在实现自动升降调节功能的前提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高度调节准确度高,同时便于携带安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人脸识别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发展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许多的住宅小区、办公楼宇等已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去实现智能化、安全化的现代管理。人脸识别终端做为人脸识别技术的载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人脸识别终端的高度是固定的,使用者需根据自身身高通过垫脚或是弯腰调节自己的高低进行人脸识别,这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现有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手动旋转螺套紧固升降杆来调节人脸识别终端高度,操作费时费力,另一种是采用PLC控制步进电机带动丝杆从而实现升降,但该方法存在结构传动复杂、零件多、机构不稳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人脸识别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解决了因结构传动复杂而导致长期使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人脸识别终端,升降单元,底座单元;
所述升降单元上一端与所述人脸识别终端刚性连接,下一端与底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单元根据所述人脸识别终端的控制信号进行升降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终端,包括:
人体感应单元,用于检测目标区域内是否有人员出现,当检测到人员时将人脸识别终端从待机状态激活为工作状态;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人员的图像信息;
图像识别单元,用于通过图像识别算法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得到所述人员的身高;
高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脸识别终端的当前高度和所述人员的身高计算升高/降低距离,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升降单元;
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升降单元完成高度调节后对所述人员进行人脸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单元,包括:
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的上端与升降子单元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单元的滑动轨道终点处安装有第一调节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单元上;
升降子单元,所述升降子单元的上端与所述人脸识别终端刚性连接,所述升降子单元的下端安装有第二调节单元,所述第二调节单元接收所述人脸识别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协作调节升降子单元的高度,或,所述第一调节单元接收所述人脸识别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协作调节升降子单元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调节单元接收所述人脸识别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为磁铁,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为通电线圈,当所述第一调节单元接收所述人脸识别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调节单元为磁铁,所述第一调节单元为通电线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单元包括关卡闸机。
第二方面,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人脸识别终端检测到有人员靠近时,采集所述人员的图像信息;
所述人脸识别终端根据所述图像信息,计算所述人员的身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1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仓库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树脂废料再利用机构及其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