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评论共性信息嵌入和迁移的跨域推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1808.8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4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聂婕;左子杰;宋宁;王京禹;谢华鑫;时津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N2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赵梅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评论 共性 信息 嵌入 迁移 推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跨域推荐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评论共性信息嵌入和迁移的跨域推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源数据的预处理、抽离评论信息的共性表征、学习用户和物品的嵌入表征、用户嵌入表征的跨域迁移和冷启动跨域推荐的步骤,本发明充分利用评论信息在辅助域和目标域的共性表征开展嵌入表征的迁移,提高嵌入表征的泛化性;在多域表征融合时,应用堆叠变分自编码机作为融合架构,提升了多视角信息融合的合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跨域推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评论共性信息嵌入和迁移的跨域推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跨域推荐是利用迁移机制,借助辅助域用户或物品表征预测目标域用户物品的交互信息,以达到解决数据稀疏和冷启动的目的。跨域推荐包括两个关键过程,其一,在单一域中开展特征工程,获得高质量的用户和物品嵌入;其二,利用迁移机制,将辅助域的用户和物品嵌入至目标域,缓解目标域的交互稀疏和冷启动问题。针对过程一,目前主要采用深度神经网络表征模型,例如:堆叠自编码器等。针对过程二,目前主要采用多层感知机(MLP),通过公共子空间映射机制,进行辅助域到目标域的迁移。
传统方法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用户和物品嵌入表征的质量不高,这是由于用户和物品嵌入表征学习仅依赖于交互历史,特征抽取非常局限。Fu等人提出了一种融合交互历史和评论信息(辅助语义)的基于堆叠降噪自编码器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显式推荐场景,引入辅助信息提升用户和物品表征能力,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添加和利用了用户和物品的评论信息,将其融入用户嵌入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表征相较于未考虑评论信息的方法而言,提升用户和物品表征在跨域应用时的泛化性。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问题:第一,辅助信息不全面,未充分利用评论信息在辅助域和目标域的共性特征开展用户嵌入表征的学习。例如,当前方法在AU_SDAE中仅嵌入用户在辅助域的评论信息,忽略了辅助域和目标域的用户评论信息之间的相关性,不仅导致辅助信息的视角单一,也容易引入单一域的噪声,降低表征的泛化性。第二,多域表征融合不合理。例如,当前方法在多域表征融合时,应用堆叠降噪自编码器作为融合架构,不仅空间映射机制缺乏合理性,还会降低用户和物品嵌入表征的泛化性。第三,辅助信息的利用率低,仅在单域表征过程中使用,在迁移过程中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基于评论共性信息嵌入和迁移的跨域推荐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评论共性信息嵌入和迁移的跨域推荐方法及系统,充分利用评论信息在辅助域和目标域的共性表征开展用户嵌入表征的学习;在多域表征融合时,应用堆叠变分自编码机作为融合架构,充分利用了变分自编码器这种深度生成模型在构建表征隐空间的有效性,提升了多视角信息融合的合理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评论共性信息嵌入和迁移的跨域推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源数据的预处理
源数据由评分数据和评论数据两部分组成,其中评论数据需要预先处理成结构化的N维向量,在输入模型时,评分数据分别从用户和物品的视角对每一个项都随机初始化成一个N维的评分向量;
步骤二、抽离评论信息的共性表征
在整个模型训练过程中,利用变分自编码器抽离出用户在辅助域和目标域上评论信息的共性表征,同时也抽离出物品在辅助域和目标域上的评论信息的共性表征;
步骤三、学习用户和物品的嵌入表征
在抽离了评论信息的共性表征之后,利用多个堆叠变分自编码器分别从用户和物品的视角同时在辅助域和目标域深度融合评论信息的共性表征和相应的评分向量,最终同时得到用户和物品在辅助域和目标域上的嵌入表征;
步骤四、用户嵌入表征的跨域迁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1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