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电池剩余寿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2612.0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5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谭震;杨凯;范茂松;耿萌萌;赵曦;马慧远;高飞;渠展展;张明杰;刘皓;赖铱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42 | 分类号: | G01R31/3842;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李宏德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剩余 寿命 评估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储能电池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储能电池工作时的参数,以及搁置状态参数;
根据储能电池工作时的参数计算储能电池工作吞吐能量损耗△Q吞吐;根据储能电池搁置状态参数,计算储能电池每次搁置累计损耗的健康状态△SOH搁置损耗;
根据储能电池工作吞吐能量损耗△Q吞吐和△SOH搁置损耗计算储能电池当前的健康状态损耗SOHloss;
根据储能电池当前的健康状态损耗SOHloss进行剩余运行寿命和剩余搁置寿命的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储能电池工作时的参数,以及搁置状态参数的步骤中,所述工作时的参数包括:电流、电压、时间和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储能电池工作时的参数计算储能电池工作吞吐能量损耗△Q吞吐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工作时的参数:电流、电压、时间和温度,通过建立的耦合关系得出电池△t时刻内的工作吞吐能量损耗△Q吞吐;
△Q吞吐=f(SOC1)*∑(V*I*△t*f(T))
△t为选取运行数据时间间隔;
V为△t时刻内平均电压;
I为△t时刻内平均电流;
T为△t时刻内平均温度;
SOC1为△t时刻内平均荷电状态;
f(T)=a+bek*T
a为第一拟合系数,取值为0.95-1.05;
b为第二拟合系数,取值为10-6-10-2;
k为第三拟合系数,取值为10-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池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f(SOC1)的取值如下:
当0≤SOC1≤20%时,f(SOC1)=1.02±0.02;
当20<SOC1≤40%时,f(SOC1)=1.01±0.02;
当40<SOC1≤60%时,f(SOC1)=1;
当60<SOC1≤80%时,f(SOC1)=1.01±0.02;
当80<SOC1≤100%时,f(SOC1)=1.02±0.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池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储能电池搁置状态参数,计算储能电池每次搁置累计损耗的健康状态△SOH搁置损耗的步骤中,所述每次搁置累计损耗的健康状态△SOH搁置损耗具体为:
t搁置为本次搁置的总时长;
α为第一经验系数,取值为10-3-10-2;
z为第二经验系数,取值为0.2-0.8;
f(T2)=a+bek*T2
T2为搁置时间内的平均温度;
SOC2为搁置时刻内平均荷电状态;
当0≤SOC2≤20%时,f(SOC1)=1.01±0.02;
当20<SOC2≤40%时,f(SOC1)=1.01±0.02;
当40<SOC2≤60%时,f(SOC1)=1;
当60<SOC2≤80%时,f(SOC1)=1.01±0.02;
当80<SOC2≤100%时,f(SOC1)=1.02±0.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池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状态损耗SOHloss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26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