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屏的中间层定位切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3097.8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0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奕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23 | 分类号: | C03B33/023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中间层 定位 切割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的中间层定位切割设备,包括底柜和顶架,所述顶架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底部中部安装有切割板,所述切割板右侧通过第三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切割部件带动其前后移动,所述内腔顶壁安装有第一电动滑轨,所述第一电动滑轨内滑动安装有翻面结构,所述翻面结构通过伸缩结构调整主架高度,且伸缩结构底部安装有旋转部件带动主架角度旋转,所述主架底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四电动滑轨,所述第四电动滑轨滑动安装有辅架,所述辅架右端通过翻转机构连接有翻转钳。本发明有利于自动将切割的显示屏进行翻面,同时避免再次对刀,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激光切割加工空间的相对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显示屏的中间层定位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子产品的普及率飞速发展,而电子产品中的显示屏占据有较大比重,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4496104U)及一种液晶屏切割定位装置,通过电动推杆A的伸缩推动限位板的移动,通过限位板的移动,便于从侧面对液晶屏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固定框底端安装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由电动推杆C、顶板和底板组成,通过电动推杆C推动底板与液晶屏顶端接触,保证在切割的过程中液晶屏的稳定性,然而激光切割的效果是切割片无法相比的,但是激光切割过程中需要将显示屏进行翻面,而翻面后需要重新对刀再次切割,且翻面还需人工翻面,效率较低且破坏了激光切割加工空间的相对密封性。
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显示屏的中间层定位切割设备,有利于自动将切割的显示屏进行翻面,同时避免再次对刀,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激光切割加工空间的相对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的中间层定位切割设备,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屏的中间层定位切割设备,包括底柜和顶架,所述顶架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底部中部安装有切割板,所述切割板右侧通过第三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切割部件带动其前后移动,所述内腔顶壁安装有第一电动滑轨,所述第一电动滑轨内滑动安装有翻面结构,所述翻面结构通过伸缩结构调整主架高度,且伸缩结构底部安装有旋转部件带动主架角度旋转,所述主架底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四电动滑轨,所述第四电动滑轨滑动安装有辅架,所述辅架右端通过翻转机构连接有翻转钳,所述翻转钳右端安装有夹持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动滑轨滑动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内底部安装有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底端连接主架顶面中断,且带动主架转动,所述主架底部两组所述电动滑轨对称相同且同步运动,所述辅架底部内壁安装有翻转电机带动翻转钳转动,所述翻转钳右端上下两侧设置有夹板,上所述夹板通过液压杆启动下降和下所述夹板形成夹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切换部件为支柱,所述支柱顶部安装有第二电动滑轨,所述第二电动滑轨带动激光切割机左右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腔内壁左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为两组前后分布,所述电动伸缩杆底端右侧安装有液压夹持杆,所述液压夹持杆底部安装有气动式吸盘,所述液压夹持杆下降对应切割板贴合形成夹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切割板左侧一体成型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高度高于切割板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柜内部安装有驱动电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架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向上翻动的翻板,所述翻板和顶架之间通过气弹簧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奕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奕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30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数学教学的图形显示装置
- 下一篇:风险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