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浮池的除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3420.1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5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晨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晨义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36/00;B01D33/11;B01D61/16;B01D6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邵长松 |
地址: | 158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浮池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浮池的除渣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气浮池的除渣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设置有能吸入液体并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浮渣与液体分离的除渣装置;除渣装置包括设置在池体中心根据液面变化可沿竖直方向位移的收集桶、转动连接在收集桶内受力可自身旋转产生离心力的分离组件和配合分离组件同步转动能搅拌液体形成旋涡的吸水组件;技术效果是,由吸水组件搅拌液体使池体液面处形成小旋涡,浮渣和小气泡在旋涡的带动下进入分离筒,由于是通过搅拌水流,没有直接与浮渣接触,所以不会由于物理接触挤压导致托起浮渣的小气泡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浮池的除渣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是即水处理中的气浮法,是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
气浮是一种实现固液分离的工艺装置,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的浮渣等物体需要在液体表面实现分离,该分离过程称为刮渣。
现有的刮渣方式一般都采用机械刮渣,机械刮渣过程中刮板造成浮渣被拨动,使浮渣翻滚,导致附着于浮渣上的部分微气泡破裂,使一部分浮渣落于水中,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气浮池的净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浮池的除渣装置,其具有快速将浮渣与污水分离,并对污水二次过滤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气浮池的除渣装置,包括可通入污水并对其进行气浮处理的池体,池体内设置有能吸入液体并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浮渣与液体分离的除渣装置;除渣装置包括设置在池体中心根据液面变化可沿竖直方向位移的收集桶、转动连接在收集桶内受力可自身旋转产生离心力的分离组件和配合分离组件300同步转动能搅拌液体形成旋涡的吸水组件;分离组件包括设置在收集桶中心处的分离筒、设置在收集桶与分离筒之间的滤水腔和设置在分离筒周面上仅能让水离开分离筒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分离筒侧面作为支撑的筛网、设置在筛网内侧分离浮渣与水分的超滤膜和设置在筛网外侧防止滤水腔内水分回流的第二单向透水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吸水组件搅拌液体使池体液面处形成小旋涡,浮渣和小气泡在旋涡的带动下进入分离筒,由于是通过搅拌水流,没有直接与浮渣接触,所以不会由于物理接触挤压导致托起浮渣的小气泡破裂,同时在旋涡的吸引下,池体液面上的浮渣和部分水都会进入分离筒内,然后在分离组件的作用下,通过分离筒高速转动使筒内的水和浮渣都受到离心力的影响向四周扩散,同时在过滤组件的作用下,水会被筛离出分离筒浮渣会留在分离筒内,实现了浮渣与水的分离,而且浮渣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相互堆积挤压,进一步降低了浮渣内的含水。进一步的,能够让池体液体表面的液体都处于流动状态,浮渣不会堆积,保证液面上方气体的流动,使池体内气浮小气泡的能够快速上浮,提高了气浮池处理污水的效率。
进一步设置:收集桶底部设置有能够让滤水腔内的水排出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只能让水从滤水腔单向离开收集桶的单向透水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让离开分离的水经过单向透水膜能够再次回到池体内,同时对水进行二次净化,更有利于池体内水质的提升,同时让池体内的液面的水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让液体内水位稳定,不会由于水位的波动影响气浮池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设置:吸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收集桶上端能将池体内的液体导入分离筒的导流板和对称设置在分离筒底部能够拨动液体的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拨板设置在分离筒底部来拨动水流,使其产生的旋涡吸引力更大,同时产生的旋涡影响范围更大,再由导流板使液面的水和浮渣能够更加容易进入分离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晨义,未经刘晨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3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