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斑东风螺的饲料组合物、片状饲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94752.1 申请日: 2021-12-23
公开(公告)号: CN114208977A 公开(公告)日: 2022-03-22
发明(设计)人: 刘春胜;王弢;羊玉梅;王爱民;吴科伟;田坤;顾志峰;高煜杰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大学;海南坤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23K50/80 分类号: A23K50/80;A23K10/22;A23K20/147;A23K20/163;A23K10/20;A23K10/26;A23K20/158;A23K20/26;A23K20/174;A23K20/105;A23K40/10
代理公司: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沈小明
地址: 570000 海***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东风 饲料 组合 片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方斑东风螺的饲料组合物、片状饲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水产饲料领域,所述组合物是包括以下质量比的成分:60%的巴浪鱼鱼肉糜,12%的大豆分离蛋白,10%的a‑淀粉,4%‑4.5%的肉骨粉,4%的鱼油,3.5%的鱿鱼内脏粉,3%的磷酸二氢钙,1%的混合维生素,1%的诱食剂,0.5%的氯化胆碱和0.5%‑1%的粘合剂。本发明还提供将所述组合物溶解混匀后灌装到肠衣中,蒸熟或冷冻成型,切成片状制备成片状饲料。利用所述片状饲料投喂方斑东风螺能降低细菌的总数,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且能够减少饵料的浪费和降低水质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方斑东风螺的饲料组合物、片状饲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属腹足纲东风螺科东风螺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沿海海域。方斑东风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味道鲜美,有较高的经济与食用价值。然而,随着东风螺养殖规模地不断扩大,翻背症、肿吻病等细菌性疾病频发爆发,严重制约着该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东风螺饵料多以冰鲜小杂鱼(巴浪鱼、小带鱼、小鱿鱼等)为主。与配合饲料相比,冰鲜饵料未经消毒处理,极易携带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同时冰鲜饵料中的鱼头、鱼骨等无法被东风螺摄食,致使残饵大量累积,继而引起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最终导致东风螺抵抗力下降,疾病频发。此外,与鱼类等直接吞食不同,东风螺摄食方式是通过吻部啃食饵料,因此对配合饲料的硬度要求十分苛刻。而市场上已有的东风螺饲料仍为膨化且较硬的传统配合饲料,因此养殖效果极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营养全面、健康安全的东风螺软饲料的制作方法。利用本发明能大大降低饲料细菌的总数,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方斑东风螺饲料组合物,它是包括以下质量比的成分:60%的巴浪鱼鱼肉糜(生或熟鱼肉糜),12%的大豆分离蛋白,10%的a-淀粉,4%-4.5%的肉骨粉,4%的鱼油,3.5%的鱿鱼内脏粉,3%的磷酸二氢钙,1%的混合维生素,1%的诱食剂,0.5%的氯化胆碱和0.5%-1%的粘合剂(明胶或卡拉胶)。

一种方斑东风螺的片状饲料,所述片状饲料的制备方法为上述组合物溶解混匀后灌装到肠衣中,蒸熟或冷冻成型,切成片状。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片状饲料的具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按比例将大豆分离蛋白,a-淀粉,肉骨粉,鱿鱼内脏粉,混合维生素,诱食剂和氯化胆碱倒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制得饲料混合干粉,然后将生鱼肉糜(或熟鱼肉糜)和饲料混合干粉倒入搅拌机中,加入水搅拌,然后再加入卡拉胶溶液(或明胶溶液),搅拌,再加入鱼油,磷酸二氢钙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将以上混合均匀的湿饲料灌入肠衣,70℃隔水蒸40min(或-20℃冷冻5h以上),取出,切成片状,放至常温即可投喂。

进一步,所述加入的水为饲料混合干粉重的2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东风螺湿饲料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有如下优点:①鱼糜经高温杀菌,可减少饲料中病原体的入侵,提高成活率;②本发明将饵料切成片状,软硬适中,且由于有外层肠衣包裹入水不散,能全部被东风螺摄食,减少饵料的浪费和降低水质污染;③营养相对冰鲜小杂鱼更全面;④本发明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制作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实施例1

配方:巴浪鱼鱼肉糜60%,大豆分离蛋白12%,a-淀粉10%,肉骨粉4.5%,鱼油4%,鱿鱼内脏粉3.5%,磷酸二氢钙3%,混合维生素1%,诱食剂1%,氯化胆碱0.5%,卡拉胶0.5%。

1)鱼肉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海南坤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南大学;海南坤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47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