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95596.0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3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甜梦;宋顺林;刘亚飞;陈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22 | 分类号: | C30B29/22;C30B1/02;C30B1/10;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赵泽丽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型 多元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满足以下条件:
(1)正极材料通过SEM测得的单晶尺寸DPS90、DPS10与DPS50满足以下关系:0.1≤B90=(DPS90-DPS10)/DPS50≤1.3;
(2)所述正极材料的团聚率≤15%;
其中,DPS90正极材料的单晶尺寸90%小于DPS90;DPS50正极材料的单晶尺寸50%小于DPS50;DPS10正极材料的单晶尺寸10%小于DPS10;
DPS表示由正极材料的SEM图中标尺为基准得到的单晶尺寸,单一颗粒的DPS为此颗粒的最长对角线与最短对角线的平均值;
所述正极材料具有式I所示的组成:
Li1+a(AmDnNixMnyCoz)EiO2式I
其中,-0.1≤a≤0.1,0≤m≤0.05,0≤n≤0.05,0.5≤x1,0y0.5,0≤z0.5,0≤i≤0.05;A选自V、Ta、Cr、La、Ce、Er和Y中的至少一种;D选自Mg、Sr、B、V、Al、Ca、Zn、Ba、Ra、Zr和Ti中的至少一种;E选自Al、Nb、Co、Mn、Mo、W、Si、Mg、Ti和Zr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其中,所述正极材料的平均单晶尺寸DPS50为1-3μm;
和/或,所述正极材料满足如下条件:0.1≤HPS≤0.5;
其中,HPS为多个晶粒颗粒HPSn的统计平均数,HPSn为单个颗粒计算结果,HPSn=2(DPSLn-DPSSn)/(DPSLn+DPSSn),DPSLn为正极材料通过SEM测得的单个晶粒颗粒n的最长对角线长度,DPSSn为正极材料通过SEM测得的单个晶粒颗粒n的最短对角线长度;
和/或所述正极材料的D50为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其中,所述正极材料的平均单晶尺寸DPS50为1.2-2.8μm;
和/或,所述正极材料满足如下条件:0.1≤HPS≤0.4;
和/或,所述正极材料的D50为2-4μm。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锂源和掺杂剂D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I;
S2、在氧气或空气气氛中,对所述混合物I进行第一高温烧结,得到正极材料过程品I;
S3、在氧气或空气气氛中,对所述正极材料过程品I进行第二高温烧结,得到正极材料过程品II;
S4、将所述正极材料过程品II与包覆剂E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II;
S5、在氧气或空气气氛中,对所述混合物II进行第三高温烧结,得到所述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
其中,所述第二高温烧结的温度比所述第一高温烧结的温度高30-100℃;
所述第一高温烧结的温度为750-900℃;
所述第一高温烧结的烧结时间为2-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55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