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煤矿井口巡更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5975.X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7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李奕强;苗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8 | 分类号: | G06V40/18;G06V40/16;G06V40/40;G07C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06 | 代理人: | 董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虹膜 识别 煤矿 井口 巡更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煤矿井口巡更管理系统,包括:一体机和智慧巡更管理平台,一体机和智慧巡更管理平台通过局域网相连。一体机包括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数据库模块和中控模块,智慧巡更管理平台包括设备管理模块、人员管理模块、巡更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本发明将虹膜识别算法和人脸识别算法部署到一体机与智慧巡更管理平台组件成一套系统,以适应更多的巡更场景,解决了特殊场景下无法进行巡更管理、作弊和代班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物业的管理成本和设备投资成本;中控模块中设置人脸识别调节参数,并在一体机数据库模块中本地储存预设巡更人员的信息数据,解决人脸识别速度慢等数据传输问题,提高巡更管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口巡更管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煤矿井口巡更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子巡更系统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无线巡更系统由信息钮扣、巡更手持记录器、下载器、电脑及其管理软件等组成。巡查到各点时巡查人员用手持式巡更棒读卡,把代表该点的卡号和时间及情况同时记录下来。巡查完成后巡更棒通过通讯线或无线传输把数据传给计算机软件处理,就可以对巡查情况(人员、地点、时间、情况等)进行记录和考核。
传统的电子巡更系统,无法确定巡查人员的身份,经常出现巡更人员作弊和代班的行为,为杜绝此类的巡更作弊和代班行为,基于人脸识别的巡更管理系统也随之诞生,此技术通过网路将可视对讲门口机与巡更系统进行通讯连接,巡更人员在系统设置的路线和时间范围内进行打卡,从而避免了作弊的行为。
现有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巡更系统,识别算法部署在服务器中,需将人脸信息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再将传来的人脸信息通过人脸识别算法计算后,再将人脸识别结果返回到可视对讲门口机,此过程所用识别速度极慢,当网络传输较差时,还可能导致数据丢失,造成人脸识别失败。
现有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巡更系统,在一些特殊场景也无法进行人脸识别进行巡更管理,如煤矿井口,因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工作,脸部沾有淤泥、煤矿井下低光照、含有粉尘和水汽、矿灯等对图像采集质量都会有不良影响,导致人脸识别不成功。另外在一些防疫地区,需要穿着防护服,脸部有大面积的遮挡,也无法进行人脸识别。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煤矿井口巡更管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巡更一体机无法在特殊情况下完成对巡更人员身份进行精准识别导致的识别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煤矿井口巡更管理系统,包括:
一体机,包括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数据库模块和中控模块,其中,所述中控模块分别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虹膜识别模块和所述数据库模块相连,用以接收人脸识别模块或虹膜识别模块输送的图像信息以及提取数据库模块中存储的对应的预设信息以对使用一体机的巡更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所述中控模块在巡更人员使用所述一体机时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识别巡更人员的面部特征并根据面部特征信息中是否存在遮挡物以选取对应的验证方式验证巡更人员的身份,当中控模块使用人脸识别模块以通过面部特征信息验证巡更人员的身份时,中控模块判定一体机所处环境是否会对针对巡更人员人脸的识别精度造成影响并在判定一体机所处环境对针对巡更人员人脸的识别精度造成影响时使用对应设备对采集的人脸图像的参数进行调节或使用虹膜识别模块以通过虹膜特征信息对巡更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
智慧巡更管理平台,其与所述一体机通过局域网相连,包括用以管理一体机的设备管理模块、用以存储能够使用一体机的巡更人员的基本信息的人员管理模块、用以规划巡更任务的巡更管理模块以及用以维护系统稳定的系统管理模块,其中,所述人员管理模块、所述巡更管理模块以及所述系统管理模块均与所述设备管理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中设有预设面部完整度B0,当巡更人员巡更至对应的巡更点且巡更人员使用一体机记录到达该巡更点时的时间节点时,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采集巡更人员的面部特征、计算采集到的面部特征的完整度B、将B与B0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验证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5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