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监测站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6428.3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邹昊;陈晨;郭盼盼;尹中杰;张贺;张圣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00;G01D11/24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王诗琪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监测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监测站,包括噪声检测器、风力风向检测器、罩体、分隔板、常规检测组件、有害气体检测组件和控制组件,罩体的底部具有开口,侧壁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透气孔沿罩体的周向间隔分布;分隔板设于罩体内,分隔板将罩体沿上下方向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上方,透气孔与第一腔室连通;常规检测组件设于第一腔室内;有害气体检测组件设于第二腔室内,且有害气体检测组件的检测端靠近开口;控制组件设于第一腔室内,控制组件分别与常规检测组件和有害气体检测组件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生态监测站,旨在实现提高检测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小生态检测设备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生态监测站。
背景技术
生态监测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生化、生态学等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控和测试。
生态检测设备需要对气体中的各项要素进行监测,因此常常将监测部件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以方便接触气体,但在遭遇风雨等极端天气时容易造成监测部件损坏,同时长期的暴露在外容易使监测部件老化,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若将检测部件设置在壳体内,需要将外部气体吸入壳体内,快速流动的气体使检测部件无法对气体中的有害成分进行有效检测。另外,生态监测设备还需要对环境中的其他因素进行检测,若将所有的检测部件均设置在一个壳体内,容易造成壳体的体积过大,降低运输和安装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监测站,旨在实现提高检测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小生态检测设备的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态监测站,包括:
噪声检测器,连接于指定杆体;
风力风向检测器,连接于指定杆体;
罩体,连接于指定杆体,所述罩体的底部具有开口,侧壁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沿所述罩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分隔板,设于所述罩体,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罩体沿上下方向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所述透气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常规检测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换气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用于使外部气体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内;
有害气体检测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所述有害气体检测组件的检测端靠近所述开口;以及
控制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常规检测组件和所述有害气体检测组件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常规检测组件沿上下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所述常规检测组件位于所述控制组件的下方,所述透气孔位于所述常规检测组件的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板和设于所述第一控制板下方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罩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常规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控制板和位于所述第二控制板下方的第二安装板,以及集成于所述第二控制板上的颗粒物检测器、一氧化碳检测器、臭氧检测器、二氧化氮检测器、一氧化氮检测器、二氧化硫检测器、TVOC检测器和二氧化碳检测器,所述第二控制板和所述第一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颗粒物检测器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形成所述换气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穿线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穿线孔内插设有导线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6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