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97771.X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6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元贤;王先平;李海林;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得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3/22;C08J3/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聚丙烯 着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的主要组分为:等规均聚聚丙烯28%~43%、无机颜料55%~70%、分散剂0.2%~1.05%、耐候剂0.5%~1.8%。该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配方体系中着色颜料含量高,但着色颜料在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中分散良好,着色均匀,色差低;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的白度、色差值、耐候性和水分含量均符合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的产品标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的制备方法,采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混炼和挤出连续作业,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批量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色母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电器、医疗用品等领域,是一种用途较为广泛的热塑性树脂,其中食品塑料包装大多是聚丙烯塑料制品。现有生产工艺中着色母粒大多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该制备工艺一般适用于处理低浓度颜料分散,当色母粒中颜料含量高于50%应用于薄膜着色时容易出现颜料分散不良,透光率不稳定,且色差不好控制等问题。
发明专利CN109265829A公开了一种PP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选用无规聚丙烯做为载体先将其破碎,然后加入分散剂搅拌处理40-50min,再加入颜料继续搅拌30-40min,最后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其挤出造粒得到PP色母粒成品;该方法制备成的色母粒具有着色均匀,色差低等优点,但是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不适合批量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通过优选主要组分含量,改善高颜料含量色母粒的颜料分散度、白度、耐候性和色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的主要组分为:等规均聚聚丙烯28%~43%、无机颜料55%~70%、分散剂0.2%~1.05%、耐候剂0.5%~1.8%。进一步的,均聚聚丙烯的等规指数≥96%。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颜料为氯化法或硫酸法制备的金红石型钛白粉,平均粒径为0.20~0.35μm;当颜料颗粒大小为光波长的一半时,对光的散射最高,若颗粒过大或过小,则发生透射,遮盖力性能下降。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散剂为N,N-乙撑双硬脂酰胺。分散剂的型号为选自日本花王公司EB-FF和马来西亚KLK公司EBS-SF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耐候剂由无酚结构羟胺类抗氧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组合而成,所述无酚结构羟胺类抗氧剂与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质量之比为1:(1.1~2.0),更优选为1:(1.40~1.7)。进一步的,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原料的主要组分为:等规均聚聚丙烯28%~43%、无机颜料55%~70%、分散剂0.2%~1.05%、耐候剂0.5%~1.1%。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无酚结构羟胺类抗氧剂为双(十八烷基)羟胺,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为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光稳定剂77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均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8.00~16.00g/10min;熔融指数测试温度为230℃,砝码标准重量为2.16kg。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的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薄膜级聚丙烯着色母粒的其原料的主要组分为:等规均聚聚丙烯28%~43%、无机颜料55%~70%、分散剂0.2%~1.05%、耐候剂0.5%~1.1%;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比例配置着色母粒原料组分;
S2:将S1的着色母粒组分置于双转子连续混炼机中高速剪切混炼,所述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混炼室温度为190~220℃,得到高分散熔融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得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得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7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硬度高粘结性导热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减速器行星轮限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