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氢裂化反应建模方法及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8077.X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0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翟逸飞;张华云;彭伟锋;李浩扬;费彦仁;谢六磊;吴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20/10 | 分类号: | G16C20/10;C10G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舒淼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裂化 反应 建模 方法 模型 | ||
1.一种加氢裂化反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集总理论,将反应物料划分为107个集总组分;
结合集总组分的划分,建立加氢裂化反应网络;
根据加氢裂化反应网络,建立加氢裂化反应模型;
对加氢裂化反应模型进行活性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07个集总组分包括:
烷烃:24个,包括C1、C2、C3、C4、C5、C6、C7、C8、C9、C10、C14、C18、C26以及C47,其中C4、C5、C6、C7以及C8分为正构和异构,C1、C2、C3、C9、C10、C14、C18、C26以及C47为正构;
环烷烃:19个,包括C6、C7、C8、C9、C10、C14、C18、C21以及C47,其中C6、C7、C8、C9为单环烷烃,C10为双环烷烃,C14、C18分为单环烷烃、双环烷烃和三环烷烃,C21、C47分为单环烷烃、双环烷烃、三环烷烃和四环烷烃;
芳烃:37个,包括C6、C7、C8、C9、C10、C14、C18、C21以及C47,其中,C6、C7、C8、C9、C10、C14、C18、C21以及C47分为苯类、四氢化萘类、萘类、单环芳烃并二环烷烃类、二环芳烃并单环烷烃类、三环芳烃类、芴类、四环芳烃类、单环芳烃并三环烷烃和二环芳烃并二环烷烃;
含硫组分:13个,包括C4、C8、C10、C12、C14、C21、C28以及C47,其中,C4、C8、C10、C12、C14、C21、C28以及C47分为噻吩类、环硫类和芳烃并噻吩类;
含氮组分:10个,包括C4、C9、C21、C35以及C47,其中,C4、C9、C21、C35以及C47分为吡咯类、喹啉类、菲啶类和咔唑类;
氢气:H2;
氨气:NH3;
硫化氢:H2S;
氮气:N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裂化反应网络包括253个动力学反应,其中包括45个芳烃饱和反应、32个烷烃裂化反应、39个开环反应、17个氢解反应、93个脱烷基反应、22个脱硫反应以及5个脱氮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加氢裂化反应模型包括:
对加氢裂化全部的反应,建立反应速率方程:
式中,Rate为反应速率;ACTglobal为全局活性因子;ACTtype为反应类型活性因子;ACTCi为反应组分活性因子;ACTads为吸附项活性因子;ε为反应器床层空隙率;ρP为催化剂颗粒密度;Hpwr为氢气的反应级数;[A]、[H2]、[B]以及[C]为组分分压;
Kf为正反应速率常数,根据下列的Arrhenius公式计算:
式中,k0为指前因子;E为活化能;R为理想气体常数;T0为参考温度;T为反应温度;
Keq为平衡常数,根据下列关联式计算:
式中,T为反应温度;Kpar为系数;A、B、C、D为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加氢裂化反应模型包括:
对加氢裂化中的平行反应分配比进行计算,包括:
以反应产物中的C1、C2、C3以及C4的含量计算烷烃裂化反应、脱烷基反应以及脱硫反应的平行反应分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80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