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8135.9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1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齐锴;刘晓邦;邱于兵;郭兴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30 | 分类号: | A61L27/30;A61L27/28;A61L27/04;A61L27/50;A61L27/54;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孙杨柳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多 功能 复合 活性 涂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镁基基体以及镁基基体至少一个表面的复合活性涂层;所述复合活性涂层为自镁基基体表面依次向外的三氟钛酸铵活性涂层和金属有机框架活性涂层;所述三氟钛酸铵活性涂层和金属有机框架活性涂层之间还包括功能性有机分子层,所述功能性有机分子层用于提高金属有机框架晶粒在三氟钛酸铵层表面的异相成核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活性涂层为UiO-66涂层或ZIF-8涂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有机分子层为含有氨基的分子层;
优选地,所述含有氨基的分子层为氨基硅烷层或多巴胺层;
优选地,所述氨基硅烷层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层或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基基体为金属镁、镁锌合金或镁锆合金。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溶剂热法在镁基表面制备三氟钛酸铵活性涂层;
(2)采用溶剂热法以功能性有机分子修饰三氟钛酸铵活性涂层;
(3)采用溶剂热法在功能性有机分子表面构筑金属有机框架活性涂层,所述功能性有机分子用于提高金属有机框架晶粒在三氟钛酸铵层表面的异相成核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将NH4F水溶液与HF水溶液引入乙醇溶液中,再加入钛源,然后加入镁基材料进行水热反应,在镁基至少一个表面得到镁基表面三氟钛酸铵活性涂层,即得到中间产物A;
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将水与功能性有机分子引入乙醇溶液中,再加入步骤(1)得到的中间产物A进行水热反应,使功能性有机分子修饰三氟钛酸铵活性涂层,得到中间产物B;
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将金属离子、有机配体与水引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待超声完全溶解混合后,再加入步骤(2)得到的中间产物B进行溶剂热反应,使功能性有机分子表面构筑金属有机框架活性涂层,即得到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源为钛酸四异丙酯或钛酸四丁酯;所述功能性有机分子层为含有氨基的分子层;所述金属离子为锆离子、锌离子、铁离子或镁离子;所述有机配体为氨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或2-甲基咪唑。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40~180℃,时间为6~10h;步骤(2)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2h;步骤(3)所述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120~140℃,时间为12~24h。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用于制备医用植入体材料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基多功能复合活性涂层的金属有机框架活性涂层中负载有药物;
优选地,所述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81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带卷收器的啮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