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微量比色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9907.0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4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雷杰;胡诗雨;李会香;刘莎莎;林可欣;林恩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03;G01N2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程宗德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 比色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微量比色皿,包括比色皿,为中空的毛细管,用于吸取微量待测样品;比色皿支架,用于承托比色皿从而对待测样品进行光谱分析。比色皿支架包括毛细管通道、圆锥体光通道、石英圆柱通道、柱形空穴。毛细管通道为中空,位于比色皿支架上半部分的内部中心并与比色皿支架的顶部相通,其内径与毛细管的外径相配。圆锥体光通道为空心圆锥状,分别相对设置在比色皿支架中部的前方和后方,发挥聚光作用。石英圆柱通道为空心圆柱状,数量为两个,水平贯穿比色皿支架的左右两侧,与圆锥体光通道顶端相通,用于插入石英柱从而发挥聚光作用。柱形空穴位于比色皿支架的底部中央位置,上部与毛细管通道相连通,用于固定并防止毛细管与支架壁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器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微量比色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等发展的需要,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引入,现代分析化学所采用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尤其在采用光、电、磁、热、声等物理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等新成就,形成一门综合性科学。
光学分析法是现代分析化学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研究、基因识别和几何构成的确定、表面分析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并广泛地应用于各基础学科研究,以及生命、环境、材料等新兴学科领域。而光谱分析作为光学分析的主流方法,其应用十分重要。其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最常见的分析仪器之一,广泛存在于各高校实验室和公司检测部门。然而光度分析仅一次实验耗费的试样最少都在3mL以上(取决于所用比色皿的体积),对于生化、环境、医学等方向的珍贵样品来讲并不适用,故如何保证检验准确性的同时减少样品使用量,成为本专利的特征。
比色皿是一种用于光谱分析的装备仪器。比色皿用以承载待测样品,以光穿透过比色皿中承载了样品的透光区域,通过测量透光度,来计算出样品的浓度等信息。微量比色皿是一种用于满足微量检测要求(样品体积为0.01-0.1mL)的微型光学比色皿。超微量比色皿进一步满足样品体积小于0.01mL的检测要求,可用于珍贵样品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微量比色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微量比色皿,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比色皿,为中空的毛细管,用于吸取微量待测样品;以及比色皿支架,为长方体形,用于承托比色皿从而对待测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其中,比色皿支架包括毛细管通道、圆锥体光通道、石英圆柱通道以及柱形空穴,毛细管通道为中空,竖直方向位于比色皿支架上半部分的内部中心,并与比色皿支架的顶部相通,毛细管通道的内径与毛细管的外径相适配,圆锥体光通道为空心圆锥状,数量为两个,分别相对设置在比色皿支架中部的前方和后方,两个圆锥体光通道的底面朝外,顶点相对,圆锥体光通道用于发挥聚光作用,石英圆柱通道为空心圆柱状,水平贯穿比色皿支架的左右两侧,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圆锥体光通道的顶点内侧,与圆锥体光通道顶端相通,石英圆柱通道用于插入石英柱,从而发挥聚光作用,柱形空穴竖直方向位于比色皿支架下半部分的底部中央位置,上部与毛细管通道相连通,用于固定毛细管并防止毛细管与支架壁接触。
在本发明提供的超微量比色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毛细管为玻璃或石英材质。
在本发明提供的超微量比色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毛细管的内径为50~250μm,外径为360~380μm。
在本发明提供的超微量比色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比色皿支架的外表面有黑色涂层。
在本发明提供的超微量比色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毛细管通道的内径为360~380μm。
在本发明提供的超微量比色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石英圆柱通道的内径为2~6mm,石英柱的直径为2~6mm,石英柱的直径与石英圆柱通道的内径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9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电化学反应室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修复盾构隧道收敛变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