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非共轴微波随动打击系统的标校方法、应用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0206.4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7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萌;肖龙;陈俊峰;郭龙颖;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非共轴 微波 打击 系统 校方 应用 设备 | ||
1.一种面向非共轴微波随动打击系统的标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发射天线转台角度,采集最大接收功率判定波束指向,并利用加装在发射天线处的网络摄像头标定波束方向,再利用标定查表的方式实现跟踪设备对打击设备的引导;通过高精度卫星定位设备和倾角仪测量各个设备的空间位置和倾斜角度,再利用坐标转换公式实现探测预警设备对跟踪设备的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非共轴微波随动打击系统的标校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利用网络摄像头辅助观测的方式进行微波射束方向的标定;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在微波打击设备发射天线远场区域设置接收天线,调整微波打击设备的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基本对准、极化方向一致,同时使微波射束的传播路径上远离地面且没有明显遮挡;
步骤2:开启微波打击设备发射微波,同时在频谱仪上读数计算接收天线处的场强值,记录接收场强最大值的粗略位置;
步骤3:通过在最大值粗略位置附近进行波束扫描,并与天线方向图拟合,找到场强最大值处;
步骤4:在发射天线上设置在一定范围内可旋转的网络摄像头,调转所述网络摄像头使其对准接收天线中心,记录下此时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网络摄像头和发射天线中心的相对位置、网络摄像头转动角度作为标定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非共轴微波随动打击系统的标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校方法还包括探测预警和跟踪设备中雷达设备零位的标校步骤:
步骤1:雷达设备的位置固定后,在有效探测范围内摆放静态目标并记录下目标点迹,或记录动态目标移动并逐渐停止过程中的目标航迹或伺服显示值;
步骤2:利用高精度卫星定位设备记录目标的经纬度和高度信息,与雷达设备自身的经纬度和高度信息对比,计算得到目标相对于雷达设备的指向角度,即大地坐标下的真实值;
步骤3:将显示值与真实值相减得到补偿值,用于后续使用计算过程中的补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非共轴微波随动打击系统的标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测预警和跟踪设备中光电设备零位的标校步骤:
步骤1:光电设备的位置固定后,在有效探测范围内摆放静态目标并记录下目标点迹,将图像中心对准该目标;
步骤2:利用高精度卫星定位设备记录目标的经纬度和高度信息,与雷达设备自身的经纬度和高度信息对比,计算得到目标相对于雷达设备的指向角度,即大地坐标下的真实值;
步骤3:将显示值与真实值相减得到补偿值,用于后续使用计算过程中的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非共轴微波随动打击系统的标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校方法还包括位置姿态信息的标定步骤:
针对跟踪设备的标定:用高精度卫星定位设备测量跟踪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的测量值包括经度Lo1、纬度La1、高度Al1;用倾角仪获取跟踪设备姿态信息,所述姿态信息的测量值包括:沿跟踪设备方位零位方向的横倾角He1、垂直跟踪设备方位零位方向的纵倾角Tr1;
针对探测预警设备的位置姿态信息的标定步骤:
对探测预警设备的标定:用高精度卫星定位设备测量探测预警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的测量值包括经度Lo1、纬度La1、高度Al1;用倾角仪获取跟踪设备姿态信息,所述姿态信息的测量值包括:沿跟踪设备方位零位方向的横倾角He1、垂直跟踪设备方位零位方向的纵倾角Tr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02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