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低碳低硫含铋易切削钢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1294.X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周;张建;刘旭明;张大越;赵阳;王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孙诗惠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型低碳低硫含铋易 切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低碳低硫含铋易切削钢,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C:0.06~0.08%、Si:0.02~0.05%、Mn:0.85~1.05%、P:0.04~0.09%、S:0.17~0.25%、Bi:0.02~0.06%、O:60‑80ppm,余量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易切削钢综合性能良好,切削性能优于普通高硫易切削钢,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GB/T8371‑2008中规定的Y15/Y15Pb易切削钢的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易切削钢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低碳低硫含铋易切削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背景技术
易切削钢因具有优异的切削加工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仪表等行业中。研究表明,使用易切削钢可使切削加工能耗降低1/3,极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硫系和铅系易切削钢应用最为广泛。在硫系易切削钢中,其较高的硫元素可与钢中的锰元素结合形成硫化锰(MnS)夹杂,硫化锰作为有利夹杂物能割断基体的连续性而使车削易断屑,并且硫化锰具有润滑作用,可以使加工更顺行,同时降低了刀具的磨损,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硫化锰的存在,钢在轧制过程中使硫化锰沿轧制方向变形,使钢有各向异性,并且较高的硫含量使钢在热加工过程中易出现热脆开裂现象。铅的熔点较低,在钢中以微小的单质金属颗粒存在,切削时会有融熔铅渗出,起到熔融脆断和液体润滑作用,提高钢的切削性能,而对力学性能影响很小,因此,铅系易切削钢应用最为广泛。由于铅污染以及铅在废钢回收熔炼过程中的有害作用,含铅易切削钢将逐渐被淘汰。因此,寻求新型易切削元素替代铅元素,发明一种无铅环保型的易切削钢,是当前易切削钢发展的主要方向。
铋无毒,且具有与铅相似的物理性质,可以像铅一样显著提高易切削钢的可切削性能,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性能还优于铅易切削钢。目前已有研究指出,铋元素是最有希望替代易切削钢中铅元素的金属,目前已有一些相关技术报道了含铋易切削钢。如:专利CN111334712A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易切削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06~0.020%、Si:0.3~0.6%、Mn:l.0~l.2%、Cr:18.5~22.0%、P:0.02~0.04%、S:0.30~0.45%、Te,且Te的含量满足Te/S0.07,Mo:1.5~2.0%、V:0.08~0.18%、Ni:0.15~0.25%、Bi:0.l0~0.20%、O:0.012~0.020%,Nb:0.015~0.040%,其它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相关技术中含铋易切削钢大多存在如下问题中的一种或多种;(1)铋含量较高,较高的铋含量可显著降低易切削钢的热塑性,钢材在连铸、轧制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及表面缺陷等问题。(2)S的含量较高,易产生热脆现象;(3)含铋易切削钢添加有Ti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钢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环保型低碳低硫含铋易切削钢。本发明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以铋元素替代传统的铅元素来改善钢的切削性能,解决了铅系易切削钢中铅对人体有害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并且考虑传统易切削钢中高硫所带来的热脆开裂和各向异性缺陷,合理的降低了硫的含量,从而获得了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综合性能的易切削钢。
本发明实施例的环保型低碳低硫含铋易切削钢,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C:0.06~0.08%、Si:0.02~0.05%、Mn:0.85~1.05%、P:0.04~0.09%、S:0.17~0.25%、Bi:0.02~0.06%、O:60-80ppm,余量为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S、Bi满足如下条件:0.2%≤wt.[S+Bi]≤0.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Mn、S满足如下条件:3.5≤Mn/S≤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1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