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持久抗菌、防螨的调温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1533.1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7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胡雪丽;王耀民;刘文博;汪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亮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225 | 分类号: | D03D15/225;D03D15/283;D03D15/208;D03D15/47;D03D13/00;D06L4/13;D06P1/38;D06P3/82;D06P1/40;D06M15/647;D01F1/10;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2011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持久 抗菌 调温 面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持久抗菌、防螨的调温面料及其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按照(15‑40):(3‑12):(48‑82)的质量比,采用相变微胶囊混纺粘胶短纤、金属离子改性聚酯短纤和纤维素短纤混纺成纱线,纱支为21S‑80S,在梭织机上生产出面料坯布;将所述面料坯布依次进行精炼、氧漂、水洗和烘干工序,得到持久抗菌、防螨的调温梭织面料。本发明提供的功能面料可以同时满足产品材质的抗菌防螨性和调温性能,而且具有耐洗涤性和生态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持久抗菌、防螨的调温面 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功能型纺织品朝着持久性和耐洗性发展。其中,人们对生活用 品抗菌功能的追求,对“调温、深睡、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多。
目前,纺织品用功能整理剂可以赋予纺织品抗菌和调温的效果,但是在 多次水洗之后,随着粘合剂脱落,功能整理剂在纺织品上的含量亦随之减少, 纺织品功能效果随之降低。为了达到较好的可水洗或持久效果,生产时需要 增加功能整理剂的用量,这无疑增加了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增加染整废 水及家庭洗涤废水中功能成分的含量,与“节能、减排”要求相违背。
而功能纺织品耐洗的另一个方向是将有效成分混纺在纤维中,这样既能 减少功能整理物质的使用,又能增加纺织品的可水洗性。纺织行业中,抗菌、 调温二合一纺织品大有存在,但是,持久性的抗菌、防螨、调温梭织面料涉 及不多,尤其是功能明显、耐洗性强的多功能纺织品很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持久抗菌、防螨的调温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功能面料可以同时满足产品材质的抗菌防螨性和调温性能,而 且具有耐洗涤性和生态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持久抗菌、防螨的调温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15-40):(3-12):(48-82)的质量比,采用相变微胶囊混纺粘胶短 纤、金属离子改性聚酯短纤和纤维素短纤混纺成纱线,纱支为21S-80S,作为 经纱、纬纱或经纬纱,在梭织机上生产出面料坯布;
将所述面料坯布依次进行精炼、氧漂、水洗和烘干工序,得到持久抗菌、 防螨的调温梭织面料。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相变微胶囊混纺粘胶短纤中相变微胶囊芯材 为石蜡、正十六烷和正十八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离子改性聚酯短纤 中金属离子为银离子、铜离子或锌离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相变微胶囊混纺粘胶短纤的线密度为 0.9dtex-2.5dtex;所述金属离子改性聚酯短纤的线密度为1.0dtex-2.5dtex;所 述纤维素短纤的线密度为0.5dtex-1.2dtex。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料坯布经纬纱线比例为(100-200): (45-200),总根数为145-400根/英寸。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混纺成纱线的方式为赛络纺和/或紧密纺,单 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0-16CV%。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精炼工序采用2-5g/L碳酸钠,温度为80-95℃。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氧漂工序采用双氧水工作液,其中含有1-5g/L 双氧水和2-10g/L氢氧化钠。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氧漂工序后不进行丝光处理,而还包括染色 工序,再进行水洗和烘干工序,所述烘干工序的温度优选为140-16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工序后还包括柔软整理,采用亲水柔软 剂进行,得到持久抗菌、防螨的调温梭织面料成品。
此外,本发明提供如前文所述的生产方法得到的持久抗菌、防螨的调温 梭织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亮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亮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1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