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坚果包装加工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1952.5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平;李靖;李高松;吴新嘉;侯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山里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4 | 分类号: | B65B1/34;B65B43/52;B65B5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4 | 代理人: | 黄乐瑜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坚果 包装 加工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坚果包装加工生产线,包括坚果布料输送线和人工补重输送线,坚果布料输送线上设有果仁布料工位和果干布料工位,果仁布料工位和果干布料工位分别用于将果仁和果干物料布置到坚果布料输送线输送的料杯中,坚果布料输送线的输送末端设有料杯缓存区,用以缓存布料后的料杯;人工补重输送线设于坚果布料输送线的料杯缓存区的下方,人工补重输送线上设有多个人工补重工位。该坚果包装加工生产线可保证每份包装重量的准确率,并且可避免重复操作,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坚果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坚果包装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坚果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百姓的喜欢,成为日常零食的领军者。而坚果的销量除了凭借产品质量和品牌口碑外,最重要的就是坚果包装。目前的坚果包装加工生产线一般通过机器自动上料,但是机器一般为计数上料,难以保证每份的重量达到标准,需要人工进行补重。
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在坚果生产线上进行称重和补重操作,每份坚果经过人工补重后输送至包装工位。但是采用此种方式时,由于每份坚果经过补重后会重新放至输送线上向后输送,导致位于后面的工人难以判断每份坚果输送过来时是否已经完成补重,因此还需要进行重复的称重测量和取放操作,进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坚果包装加工生产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坚果包装加工生产线,包括坚果布料输送线和人工补重输送线;
其中,坚果布料输送线上设有果仁布料工位和果干布料工位,果仁布料工位和果干布料工位分别用于将果仁和果干物料布置到坚果布料输送线输送的料杯中,坚果布料输送线的输送末端设有料杯缓存区,用以缓存布料后的料杯;
人工补重输送线设于坚果布料输送线的料杯缓存区的下方,人工补重输送线上设有多个人工补重工位,人工补重工位用于通过人工取下料杯缓存区的料杯进行称重和补重并且将补重后的料杯放置到人工补重输送线上,人工补重输送线用于将料杯输送至包装工位。
优选地,包装工位包括翻碗机、提升机和包装机,人工补重输送线的输送末端与翻碗机对接,翻碗机还与坚果布料输送线的输送始端对接,翻碗机通过提升机与包装机对接,翻碗机用于取下人工补重输送线上的料杯、将料杯中的物料转运至提升机、将空料杯转送到坚果布料输送线上,提升机用于将物料转运至包装机进行包装。
优选地,人工补重工位位于坚果布料输送线的料杯缓存区两侧。
优选地,人工补重输送线由坚果布料输送线的料杯缓存区一侧绕至另一侧。
优选地,人工补重工位设有补重桌、电子秤和补重料盘,补重桌架设在人工补重输送线上方,电子秤和补重料盘放置在补重桌上。
优选地,坚果布料输送线包括第一板链输送机和第二板链输送机,第二板链输送机布置在第一板链输送机一侧,并且第一板链输送机的输送末端与第二板链输送机的输送始端桥接,并且第一板链输送机的输送末端的一侧设有料杯平移气缸,料杯平移气缸一端连接有料杯推板,料杯平移气缸用于驱动料杯推板将料杯由第一板链输送机平移至第二板链输送机。
优选地,果仁布料工位和果干布料工位均设有振动筛盘、送料导轨和计数料斗,振动筛盘通过送料导轨与计数料斗连接,计数料斗设于坚果布料输送线正上方。
优选地,果仁布料工位和果干布料工位均设有位置传感器、料杯定位气缸和料杯定位挡板,位置传感器设于坚果布料输送线一侧用于检测料杯位置,料杯定位气缸与料杯定位挡板连接并且设于坚果布料输送线一侧,料杯定位气缸用于在布料时驱动料杯定位挡板将料杯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山里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山里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1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式两级多星协作频谱感知方法
- 下一篇:样品体积的自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