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光电耦合水热型地热的供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6126.X | 申请日: | 202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3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毅;侯涛;马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8/00 | 分类号: | F24D18/00;F24D3/18;F24D3/14;F24S20/40;H02J3/32;H02J3/38;H02S10/10;H02S40/44;F24D10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吴凯斌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航空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光电 耦合 水热型 地热 供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光电耦合水热型地热的供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电连接有汇流单元,所述汇流单元电连接有直流配电柜,所述直流配电柜电连接有光能储电池,所述光能储电池电连接有与换热器双向连接的光伏直驱离心机,所述光能储电池电连接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有交流配电柜,所述交流配电柜与380V市电双向电连接。该利用光电耦合水热型地热的供热系统,通过将传统的热泵主机替换为光伏直驱离心机,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系统的电能消耗,通过光伏组件进行发电,经汇流单元及直流配电柜后输入至光伏直驱离心机,从而大幅度减小因供热用电对电网系统造成的冲击及影响,有效的降低用电高峰期的供暖用电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光电耦合水热型地热的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是一种输入一部分电能将低温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的装置,来实现冬季供暖,通常用于热泵装置的低温热源是我们周围的介质——地热水、城市污水,地表水,空气能等低温热源,热泵装置工作时需要一部分电能来满足能源的转换,传统热泵的电能主要来源于城市电网,传统的热泵机组需要输入电能实现能量的高效转换,在冬季供暖期间,大规模的供暖的形式,电力消耗增长迅速,高峰电力紧张,低峰电力又得不到充分应用,因此,如何转移高峰电力需求,“移峰填谷”,平衡电力供应,提高电能的有效利用,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电耦合水热型地热的供热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光电耦合水热型地热的供热系统,具备降低电能消耗,降低高峰期市电负荷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热泵机组需要输入电能实现能量的高效转换,在冬季供暖期间,大规模的供暖的形式,电力消耗增长迅速,高峰电力紧张,低峰电力又得不到充分应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降低电能消耗,降低高峰期市电负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光电耦合水热型地热的供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电连接有汇流单元,所述汇流单元电连接有直流配电柜,所述直流配电柜电连接有光能储电池,所述光能储电池电连接有与换热器双向连接的光伏直驱离心机,所述光能储电池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部集成有能源控制系统,所述光伏直驱离心机与末端用热用户通过供热管道双向连接,所述光能储电池电连接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有交流配电柜,所述交流配电柜与380V市电双向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能源控制系统包括供热期和非供热期两个模块,供热期和非供热期内部均集成有能源分析系统。
进一步,所述能源分析系统中设置有电量监控,电量监控用于实时监控光能储电池内的电量。
进一步,所述能源分析系统设置有两个分支,两个分支分别为电量充足和电量不足。
进一步,所述光能储电池和变压器双向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采水井和回灌井。
进一步,所述交流配电柜电连接有光伏变压器,光伏变压器与光伏直驱离心机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光电耦合水热型地热的供热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利用光电耦合水热型地热的供热系统,通过将传统的热泵主机替换为光伏直驱离心机,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系统的电能消耗,通过光伏组件进行发电,经汇流单元及直流配电柜后输入至光伏直驱离心机,从而大幅度减小因供热用电对电网系统造成的冲击及影响,有效的降低用电高峰期的供暖用电负荷,降低了系统运行费用,同时,系统能够通过光能储电池进行电能储备,使得系统运行更加稳定,更加安全,另外,光伏组件产生的多余电力或非采暖季光伏生产的电能可通过光能储电池、变压器及交流配电柜输送至380V市电中,另外在日照条件差时,系统可切换使用380V市电经过交流配电柜以及光伏变压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后直接供给产生光伏直驱离心机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万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6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