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6948.8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1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严烨飞;马强;朱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科联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20 | 分类号: | H02S30/20;H02S30/00;F16N7/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丽丹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电站 | ||
1.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包括安装在自建房屋顶的一组安装架(1),且两个所述安装架(1)在自建房屋顶呈对称状分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架(1)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有折叠机构,且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长度,通过转动第一连接板(2)带动第二连接板(3)做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光伏组件(5)进行折叠运动;
所述安装架(1)的背面设置有松紧机构,且松紧机构包括微型电机(4),所述微型电机(4)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对折叠机构提供动力源,使光伏组件(5)发生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三角块(21),多个所述三角块(21)通过销轴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的一侧表面铰接,所述光伏组件(5)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相对的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通过销轴均与光伏组件(5)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安装架(1)上表面最前部的首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穿孔(22),沿着首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Z方向后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上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穿孔(23),所述安装架(1)靠近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4),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杆(24)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所述支撑杆(24)和连接杆(25)的一侧表面通过轴承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28),所述支撑杆(24)和连接杆(25)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7),所述限位板(27)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7)位于第一滚轮(28)的上方,所述第一穿孔(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钢丝绳(29),所述松紧机构还包括安装块(41),所述安装块(41)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穿绳孔(42)和安装槽(43),所述穿绳孔(42)与安装槽(43)之间连通,两个所述穿绳孔(42)的横截面均呈L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绳孔(42)的两个拐角处通过轴承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杆(44),所述第一导向杆(44)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滚轮(45),所述安装槽(43)的前内壁上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导向杆(46),所述第二导向杆(4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滚轮(47),所述安装槽(43)的前内壁下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杆(48),所述第三导向杆(4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滚轮(4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4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10),所述支撑块(410)的上表面与微型电机(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11),所述传动轴(41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槽(43)的轴心处固定定位后延伸至安装槽(43)的内部,所述传动轴(41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椭圆收卷轮(412),所述钢丝绳(29)的一端穿过第一滚轮(28)、第二穿孔(23)、第二滚轮(45)和第三滚轮(47)后与椭圆收卷轮(412)的收线槽内壁固定连接,再由微型电机(4)对钢丝绳(29)进行收卷和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科联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桐乡科联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69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