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海洋石油污水的复合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8775.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贠婷婷;杨旭;赵电波;常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12;C12N11/087;C12N11/089;C12N11/02;C02F3/34;C12R1/125;C12R1/25;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秉文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9 | 代理人: | 张文武;陈少丽 |
地址: | 450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海洋 石油 污水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海洋石油污水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ACCC10619、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ACCC10719、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CCC03291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CCC11118中的至少两种。本申请提供的复合菌剂,采用耐盐性好且没有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复配,所获得的复合菌株对石油烃具有突出的降解效果,特别适用于含盐量和矿化度高的海洋石油污水;并且,采用该复合菌剂结合特定组分和配比的固体载体,使其能够快速有效的和石油污水相容,提高复合菌剂的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海洋石油污水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污染大多发生在海洋环境当中,对海洋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危害极其严重,不仅引起大面积海域缺氧,致使鱼、虾、贝类和海鸟死亡,浮油污染海滩,还会造成海滩荒芜,破坏海产养殖和盐田生产,毁坏滨海旅游区,降低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价值。
石油污染主要归因于海上溢油漏油事故和船舶污油水的排放,海洋石油污水不仅污染物成分复杂,还含有大量的盐分,给其处理增添很大难度。目前海洋石油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原位处理和异位处理,其中,采用微生物法协助处理海洋污水,能够通过将石油烃代谢为菌体组成成分和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已成为更加环保高效的处理方法。
然而,尽管现有技术中已经发现了部分能够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菌,但鉴于海水形成的高盐环境,限制了菌的降解能力,并且,石油污水中油相和水相组成复杂,现有的处理剂投入其中难以和石油污水相容,不利于提升其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高盐含量的海水环境,并且和石油污水的相容性好、能够快速有效降解石油烃的复合菌剂。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海洋石油污水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CCC10619、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CCC10719、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CCC03291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CCC11118中的至少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活菌数量比为5:1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ACCC10619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CCC03291。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菌剂为固体菌剂,所述固体菌剂是将菌株负载于固体载体上制成,负载的总活菌数量不低于1×108CFU/g。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固体载体包括10~20份活性污泥,3~4份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9)醚,1~2份十二烷基磺酸钠,5~10份微晶纤维素和8~12份聚丙烯酸酯。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复合菌株是在得知各菌株具有一定耐盐性的基础上,以对柴油的降解为指标,经实验筛选获得;而固体载体中的活性污泥能够为菌株提供附着和培养载体,乳化剂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9)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能够将石油污水中油相进一步包裹,使得复合菌株更好的发挥作用;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还具有很好的吸附油脂作用,协助乳化剂对油相进行吸附包裹;聚丙烯酸酯作为增塑剂,能够有效防止载体投放后松散沉降,避免菌株对油相降解效果的损失。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处理海洋石油污水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菌株的菌液与活性污泥混合均匀,再依次加入微晶纤维素、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9)醚、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聚丙烯酸酯,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进行挤出造粒,获得负载有菌株的复合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87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响应性变色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梯按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