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驾驶员风格的IDM-LSTM组合型跟车模型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9921.4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8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张棋;江浩斌;韦奇志;洪阳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40/09 | 分类号: | B60W40/09;B60W30/1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驾驶员 风格 idm lstm 组合 车模 建立 方法 | ||
1.考虑驾驶员风格的IDM-LSTM组合型跟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车载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获取驾驶员实车跟驰数据,即跟驰过程中的前后车信息;
步骤2、将步骤1中获得的前后车信息输入IDM预测模型,对驾驶员的跟车参数进行标定;所述前后车信息包括一段时间序列内的主车加速度、主车车速、前后车距和前后车速差,所述跟车参数包括IDM预测模型中的期望最大减速度a0、期望最大加速度b、期望速度v~、期望车头时距T~和最小安全车头距离S0;
步骤3、根据步骤2中通过IDM预测模型标定的跟车参数,通过离线驾驶员风格分类模型对驾驶员风格进行在线辨别。
步骤4、依据步骤1中获得的前后车信息输入LSTM神经网络离线预测模型,得到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输出。
步骤5、依据步骤1中获得的前后车信息输入IDM预测模型,得到IDM模型的预测输出;所述IDM预测模型的跟车参数为步骤2标定出的参数。
步骤6、依据步骤3确定驾驶员风格后,选取该驾驶员风格下的最优加权系数,通过最优加权系数对步骤4得到的LSTM预测模型的输出与步骤5得到的IDM预测模型的输出进行加权,得到融合驾驶员风格的期望加速度,并基于该期望加速度进行跟车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驾驶员风格的IDM-LSTM组合型跟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的IDM预测模型表示为:
式中,an(t)为t时刻主车加速度,a0为期望最大减速度,vn(t)为t时刻主车车速,为期望速度,vn-1(t)为t-1时刻主车车速,sn(t)为t时刻前后车距,为期望车头间距,S0为最小安全车头距离,为期望车头时距,Δv(t)为t时刻前后车速差,b为期望最大加速度,λ为加速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所构建的IDM预测模型,其特征在于,对驾驶员的跟车参数进行标定的方法为:
将跟车参数作为寻优对象,则将优化问题可转换成:
其中,J为适应度函数,Yireal,Yisim分别为第i个变量的实际值与仿真值,N为变量的总数;
同时根据跟车参数的动力学约束范围得到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表示为:
-4m/s2≤a0≤-0.1m/s2
0.1m/s2≤b≤4m/s2
0.1m≤S0≤30m
基于上述约束条件对不同驾驶员的跟车参数进行标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线驾驶员风格分类模型,其特征在于,构建离线驾驶员风格分类模型的方法:
首先,基于NGSIM公开跟驰数据集获取到不同驾驶员的跟驰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标定出的不同驾驶员的IDM预测模型跟车参数进行处理,获取到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跟车参数,再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主成分分析处理后的跟车参数进行聚类,基于聚类结果将驾驶员风格分为激进型、一般型与保守型;再依据聚类得到的不同风格驾驶员的边界进行多项式拟合,即可得到驾驶员风格分类的数学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所构建的LSTM离线预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LSTM预测模型包括1个输入层、2个LSTM层和1个输出层组成,输入层节点有6个,分别为前车车速、主车车速、车速差、前车加速度、主车加速度与车距;输出层节点有1个,为主车的加速度;LSTM层内的神经元个数为30个,学习率为0.05,学习步数为8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99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均匀光斑整形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善漏源极漏电的屏蔽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