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雷达安装结构及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0768.7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6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雍军;王晖;张博;杨发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R11/00;B62D25/18;B62D6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安装 结构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雷达安装结构及装配方法,安装结构包括连接于车体外侧面上的翼子板,翼子板上贯穿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转接支架,转接支架远离车体的一面上固定设有两个固定螺柱;安装孔内设有车用雷达,车用雷达上贯穿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固定螺柱一对一位于两个固定孔中;固定螺柱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车用雷达位于锁紧螺母与转接支架之间,车用雷达沿车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转接支架和锁紧螺母抵接以固定车用雷达。本发明中,车用雷达未凸出于车身外,不会影响到汽车本身的尺寸,也不易受到刮碰,稳定性较好;车用雷达通过转接支架与车体连接,安装方便,通用性强,可降低汽车的设计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雷达安装结构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搭载有车用雷达,为保证车用雷达可以较好的发挥作用,对其安装位置精度有较高要求。目前,多数车型中将车用雷达安装在前防撞梁上,如中国专利CN201922071337.2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向雷达安装支架及汽车,汽车的前防撞梁是汽车受到撞击时的主要受力位置,汽车的前防撞梁经常会因受到撞击而变形,将车用雷达安装在前防撞梁上,车用雷达很容易出现安装位置或朝向偏移、甚至损坏的情况,可靠性较差;且不同车型的前防撞梁结构有所区别,该方案中通过雷达安装支架将车用雷达安装到前防撞梁上,应用于不同车型时,雷达安装支架需要根据对应前防撞梁进行设计,通用性较差;另外安装和维修时确保安装的位置精度较为困难。
中国专利CN201911151259.5公开了一种车用雷达安装结构、安装方法及汽车,该方案中车用雷达通过粘接于车身外的安装结构安装到汽车上,该安装结构独立与车身结构设计,通用性较好;但所述安装结构粘接于车身外侧,不仅会影响汽车本身的尺寸,给驾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将车用雷达置于车外,车用雷达很容易受到刮碰而损坏或导致安装位置偏移,可靠性较差。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通用性强且可靠性好的车用雷达的安装结构,以降低汽车的设计制造成本并提高车用雷达工作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雷达安装结构及装配方法,解决目前车用雷达安装结构存在通用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取得降低汽车的设计制造成本并提高车用雷达工作稳定性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雷达安装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车体外侧面上的翼子板,翼子板上贯穿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转接支架,转接支架与车体固定连接,转接支架远离车体的一面上固定设有两个固定螺柱,固定螺柱的自由端沿车体宽度方向朝外延伸;
安装孔内安装有车用雷达,车用雷达的探测端沿车体宽度方向朝外设置,车用雷达上贯穿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固定螺柱一对一位于两个固定孔中;固定螺柱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车用雷达位于锁紧螺母与转接支架之间,锁紧螺母的外尺寸大于固定孔的直径,车用雷达沿车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转接支架和锁紧螺母抵接以固定车用雷达。
进一步地,车用雷达为激光雷达,翼子板的安装孔处设有装饰板以遮挡安装孔,装饰板上对应车用雷达的位置具有缺口以避免影响车用雷达工作。
进一步地,两个固定螺柱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固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螺柱的直径。
进一步地,车用雷达上还贯穿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和两个固定孔呈矩形分布且轴线均相互平行,两个固定孔在车体高度方向上的位置高于两个定位孔。
进一步地,转接支架远离车体的一面上与两个定位孔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处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杆部位于对应定位孔内,固定螺栓的头部与车用雷达远离车体的一面抵接。
进一步地,翼子板上开设有两个沿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辅助孔,两个辅助孔分别位于安装孔两侧,辅助孔与定位孔的轴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0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