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油基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11607.X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0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赵虎;吴玉生;黄舟;陈梅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厦门宏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N30/12;C10N40/36 |
代理公司: | 厦门民唯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94 | 代理人: | 郭艺铭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油基 混凝土 脱模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油基混凝土脱模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5~20份的烷基乳化剂、1~10份的环烷基乳化剂、65~100份的白油、0.20~0.65份的阻锈剂、0.20~0.45份的防腐剂、90~120份的水;其中烷基乳化剂为烷基单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烷基二缩水甘油醚、聚乙烯醇、催化剂按以下摩尔比(4~11):1:1:(0.02~0.07):(0.1~0.5)反应制得;环烷基乳化剂为环烷基单环氧化物、聚乙二醇、环烷基二环氧化物、聚乙烯醇、催化剂按以下摩尔比(4~11):1:1:(0.02~0.07):(0.1~0.5)反应制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白油基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白油基混凝土脱模剂具有脱模效果好、清模脱模易、无污染、成本低、稳定性高的优点,可明显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混凝土品质尤其是表观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白油基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制备一定形状和结构的混凝土,需要搭建模板进行辅助、固定和支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需要将模板脱除。为方便脱除模板,需要在混凝土成型之前将脱模剂涂覆或喷洒在模板内壁上,用于隔离模板和混凝土,降低二者的相互作用力,保护二者不受损坏。因此,混凝土脱模剂广泛地应用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在保障施工质量和混凝土品质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混凝土脱模剂种类繁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皂类、纯油类、化学活性类、水质类、乳化油类、溶剂类、聚合物类和油漆类等等,其各有优缺点。皂类、纯油类及化学活性脱模剂与混凝土粘结力小,脱模容易,但会与混凝土中的碱作用造成混凝土表面粉化,而且成膜较厚,成本高且模具清理不便。水质类脱模剂成本低、易清模,但其与混凝土粘结力较大,脱模较困难,且耐水冲刷能力差,不宜在雨天使用。乳化油类脱模剂成本低、易清模,但其贮存稳定性和耐水冲刷能力稍差。溶剂类脱模剂脱模效果好且耐水冲刷能力强,但成本较高且容易污染混凝土表面和环境。聚合物类和油漆类脱模剂脱模效果好且可反复多次使用,但造价较高且补模、清模困难。此外,部分脱模剂厂家追求低廉的成本而采用工业下脚料、废料为原料进行生产,导致产品批次稳定性差、杂质多。由于混凝土脱模剂存在的这些问题,脱模过程往往出现混凝土与模具粘连、混凝土棱角缺失、混凝土表面气孔多、混凝土表面发黄变色、清模困难、对环境污染大等现象,对混凝土施工和混凝土品质均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开发脱模效果好、成本低、稳定性高、易脱模清模、绿色环保的混凝土脱模剂对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混凝土品质尤其是表观品质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的陈述所限。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油基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白油基混凝土脱模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5~20份的烷基乳化剂、1~10份的环烷基乳化剂、65~100份的白油、0.20~0.65份的阻锈剂、0.20~0.45份的防腐剂、90~120份的水;
所述烷基乳化剂按以下原料比例制备得到:烷基单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烷基二缩水甘油醚、聚乙烯醇、催化剂的摩尔比为(4~11):1:1:(0.02~0.07):(0.1~0.5);
所述环烷基乳化剂按以下原料比例制备得到:环烷基单环氧化物、聚乙二醇、环烷基二环氧化物、聚乙烯醇、催化剂的摩尔比为(4~11):1:1:(0.02~0.07):(0.1~0.5)。
进一步的,所述的烷基单缩水甘油醚为丁基缩水甘油醚、辛基缩水甘油醚、C8-C10醇缩水甘油醚、C12-C14醇缩水甘油醚、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烷基二缩水甘油醚为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季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厦门宏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厦门宏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