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管拉伸扩径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4263.8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9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钱秀文;陆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连理工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D39/08 | 分类号: | B21D39/0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管 拉伸 扩径机 | ||
本发明涉及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管拉伸扩径机,包括:两个保护仓,两个所述保护仓间隔设置,所述保护仓具有卡孔;拉伸扩径机本体,所述拉伸扩径机本体设置在所述保护仓的内部,所述拉伸扩径机本体的轴与所述卡孔套设在一起,通过启动设置的拉伸扩径机本体,拉伸扩径机本体的轴进入到金属管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拉伸扩径机本体对金属管进行拉伸和扩径,当金属管扩径时,此时金属管外径变大,当金属管的外径触碰到固定环内部的压力传感器时,此时压力传感器会将数据传输给保护仓一侧设置的控制面板,通过控制面板对拉伸扩径机本体进行关闭,从而达到对扩径的精度进行确定的效果,保证扩径的精确性,也避免了后期对金属管二次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管拉伸扩径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大管径、长度较长的无缝精密管材需求量很大,特别由不锈钢、铜等材料制成的大管径无缝精密管材,大管径无缝精密管材的传统加工方法是通过挤压、穿孔或热轧得到管坯,然后对管坯再进行减径、减壁加工最终达到成品尺寸,耗费时间长,工序繁琐,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工厂一般采用拉伸扩径机对管坯进行拉伸和扩径最终达到成品尺寸。
公开号为CN210498017U,其中提出了一种扩径机,该组件通过在润滑结构的外侧壁环设挡片,使得整个扩径机在工作过程中,避免扩径膜片直接与管件相撞,有效的保护了扩径机,但是该方案中,由于对金属管进行扩径时,管坯外径处于自由状态,导致成品后的金属管外径精度不确定,需要在后续加工中再对金属管的精度进行二次加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金属管拉伸扩径机。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管拉伸扩径机,具备可以确定扩径的精度,同时可以让金属管和拉伸扩径机位置对齐,让扩径的精度进一步提高等优点,解决了金属管扩径精度不能确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管拉伸扩径机,包括:两个保护仓,两个所述保护仓间隔设置,所述保护仓具有卡孔;拉伸扩径机本体,所述拉伸扩径机本体设置在所述保护仓的内部,所述拉伸扩径机本体的轴与所述卡孔套设在一起;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保护仓相互靠近的一侧;精度组件,所述精度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相互远离的一侧,用于对金属管的扩径精度进行确定。
通过设置的精度组件可以对金属管的扩径精度进行确定,避免了后期对金属管的二次加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精度组件包括: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固定在两个所述连接板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底板的顶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两个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开设在所述移动槽的内部两侧;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两侧,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活动套接在一起;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侧,用于对所述第一移动板进行固定。
通过设置的限位块可以对第一移动板进行限位,防止第一移动板移动时脱离出移动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若干个固定槽,若干个所述固定槽开设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丝,所述螺丝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槽螺纹连接在一起。
通过转动设置的螺丝,由于螺纹孔和螺丝螺纹连接在一起,转动螺丝可以让螺丝向下移动并进入到固定槽的内部,从而让第一移动板的位置被固定。
优选的,位于右侧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组件,用于对金属管的加工位置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连理工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未经常州大连理工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42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