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电压、大电流、高防护等级的三相电机接线盒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4543.9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5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刘珀;雷晓林;焦宝林;南振江;赵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2K5/16;H02K5/10;H02K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李晓娟 |
地址: | 044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电流 防护 等级 三相 电机 接线 结构 | ||
1.一种低电压、大电流、高防护等级的三相电机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壳体(1),三个支撑于接线盒壳体(1)内部且与接线盒壳体(1)之间具有间距的电连接件(2),
所述接线盒壳体(1)包括壳体本体(101),所述壳体本体(101)背面与电机机座(6)的三相绕组引出线(3)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安装窗口(102),所述壳体本体(101)正面可拆卸安装有盖板(103),所述壳体本体(101)底面并排设有多个电缆接头(104),所述壳体本体(101)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外接地块(119),壳体本体(101)的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内接地块(120);
每个电连接件(2)均包括矩形铜排(201)、L型铜排(202)以及U型铜排(203);所述L型铜排(201)的其中一个边部与矩形铜排(201)的上方相连接,所述L型铜排(201)的另外一个边部与相对应的三相绕组引出线(3)相连接;所述U型铜排(203)的中部与矩形铜排(201)的下方相连接,所述U型铜排(203)的两端分别并排连接有两个接线端子(204),每个接线端子(204)均对应的朝向壳体本体(101)底面的电缆接头(104),电源电缆(4)从外向内穿过对应的电缆接头(104)并与相对应的接线端子(20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大电流、高防护等级的三相电机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电连接件(2)均固定支撑于绝缘支撑件(5)上,所述绝缘支撑件(5)包括安装于接线盒壳体(1)内部的绝缘板(501),每个电连接件(2)固定支撑于绝缘板(5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电压、大电流、高防护等级的三相电机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每个电连接件(2)相对的绝缘板(501)一侧均对应的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502),靠近壳体本体(101)的绝缘板(501)另外一侧与每个电连接件(2)相对位置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03),第二连接孔(503)能够与相对应的所有第一连接孔(502)相连通,且第二连接孔(503)内从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螺纹块(504)和第一密封层(505),所述第一螺纹块(504)与每个电连接件(2)连接处的第一连接孔(502)相对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大电流、高防护等级的三相电机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204)与U型铜排(203)的连接一端呈扁条状结构,接线端子(204)与电源电缆(4)的连接一端呈中空管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大电流、高防护等级的三相电机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与安装窗口(102)相对的壳体本体(101)外部环设有安装筒体(105),安装筒体(105)的一端与电机机座(6)相连接,安装筒体(105)的另外一端与壳体本体(101)相连接,所述安装筒体(105)中部固定支撑有绝缘密封板(106),电机机座(6)的三相绕组引出线(3)能够穿过绝缘密封板(106)并且与安装筒体(105)之间具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电压、大电流、高防护等级的三相电机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体(105)与壳体本体(101)的连接间隙设有底部密封垫(107)。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低电压、大电流、高防护等级的三相电机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01)的背面上边缘、左边缘以及右边缘均设有延伸边(108),所述延伸边(108)能够覆盖安装筒体(105)与壳体本体(101)之间的连接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大电流、高防护等级的三相电机接线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01)正面内缘环向设有安装面板(109),所述盖板(103)与安装面板(109)之间相连接,且盖板(103)与安装面板(109)的连接间隙设有盖板密封垫(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45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用类无人运输机供电系统及方法